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依據健保署實施之「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以下簡稱家庭醫師制度)」,與社區診所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推動預防保健及協助衛生教育作業,擴大對社區的關懷與服務的深度,目前已有許多個家庭醫師團隊加入這樣的計畫。
本院社區醫療群的團隊成員在雲林地區進行社區醫療服務時,發覺近年受社會變遷影響,隔代教養家庭逐漸增多。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以祖孫為主體的家庭,從民國92年的7萬5240戶,增加到102年的10萬3633戶,10年期間增加近4成。家扶基金會資料也顯示,受扶助的弱勢家庭中,隔代教養家庭比率近1成,遠遠高過政府的統計。比起核心家庭,隔代教養家庭面臨更多挑戰,這些隔代家庭的阿公、阿嬤因體力和年齡限制,多半只能兼任臨時工、資源回收等工作,逾2成祖父母是靠打零工維生,甚至有近4成的祖父母沒有工作收入。雲林當地就業不易,務農人口居多,許多弱勢家庭父母忙於打工、賺錢,常有孩子下課乏人照料的問題,於是飛耀青年發展協會向教育部、縣府爭取經費,六年前開辦夜光天使免費課輔班,嘉惠北港、水林、口湖、四湖、虎尾、斗六等鄉鎮的單親、隔代教養及低收家庭孩子,至今輔導弱勢學童人數近三百人。
教育部推動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目的在協助弱勢家庭之學童於課後能獲得妥善教育照顧,需要學校、熱心人士及鄰近社區夥伴醫師們共同投入,對需要協助家庭的社區孩童之關懷,以發揮社會互助精神。有了這些溫暖的關懷,偏鄉的弱勢孩子,也有了學習的依靠。協會指出,夜光天使班規模大幅擴充,但仍無法滿足所有弱勢孩子需求,若原本就經濟弱勢,再加上隔代教養,就可能雪上加霜。蔡岳儒議員表示,雲林縣隔代教養的學童及新移民家庭人數很多,在縣府的協助下,目前全縣計有57個據點開辦夜光天使班,使近千名原本放學後到處閒晃的小朋友,有地方可以寫功課。雲林縣參加夜光天使課後輔導的學生約有八百八十餘人,人數是全國之最,這些弱勢孩子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與關懷,他們只能藉由教育,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家庭經濟又不容許他們參加安親班、才藝班,志工們的投入,為他們帶來希望。
雖受經濟問題、祖孫相處和教養等衝擊,但隔代教養家庭祖孫情深,小朋友常成為祖父母的最佳小幫手,處處可見隔代奉養愛相隨的好故事。11歲的小俊,因母親在外縣市工作久久才能回來一次,平日主要由阿公、阿嬤照顧,阿公或阿嬤有時在農地當臨時工或是菜園裡的散工,小俊的阿公說,「能做的就盡量去做,有人願意叫老人(工作),就很好了」,全家每月收入不超過新台幣1萬3000元,扣除基本開銷,一家三口常常是一鍋白飯就很滿足。從來不曾想過及拿過聖誕禮物的小俊,第一次獲得禮物就是由我們社區醫療群的醫師叔叔所贈送的(腎安診所許正忠醫師)。社區醫療群醫師的積極參與,讓這群期待感受年節歡愉氣氛與極度需要社會支持系統的學童們,體會到社會的溫暖,也藉此激發孩子向上的力量,更期望拋磚引玉,促使更多人主動關懷社會。
在夜光天使班裡,有許多像小俊這樣學習成就低落的孩子,「耐心」對他們格外重要。課輔班的老師付出耐心,小俊現在算術、閱讀都明顯進步。志工們不厭其煩灌輸為人處世的道理;小俊感受到關懷,逐漸敞開胸懷,開始願意幫助同學,孩子的轉變讓家人意外;對孩子而言,老師與志工宛如另一位家人般的親密,加上社區醫療能夠提供弱勢家庭即時與就近的醫療援助,讓孩童能夠放心就學進而努力成長。
夜光天使點燈計畫是一種社會公益,藉由社會互助,照亮每個地方,不再有黑暗,期盼能有更多有能力的社會人士踴躍提供愛的教育與正向能量感染力。另外,基層醫師團隊之醫師發揮家庭醫師功能,提供各種急慢性疾病照顧及轉診服務,並與責任醫院形成社區照護網絡,形成垂直整合,共同為民眾提供具備可近性、持續性、協調性、周全性以及負責任的健康醫療服務。本院所屬的社區醫療群持續參與這樣的關懷社區活動、進行公益合作服務,就是希望「守護社區民眾」,讓社區民眾都能朝向一個更好更健康的未來!
天使班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