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專題報導

 心身症
 認識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癲癇藥品治療簡介
   
 前期專題報導



 

 

:::
癲癇藥品治療簡介
內容下載 :
 

癲癇,俗稱「羊暈」、「羊癲瘋」,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0.3~1 %的人患有癲癇。癲癇是腦細胞過度放電所造成的症狀,大腦因放電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狀,包含出現不自主行為、局部麻木抽搐、全身性的僵直抽搐、雙目上吊、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發作時間大多持續數十秒至兩三分鐘,很少超過五分鐘,經常性發作對腦細胞會造成傷害,進而導致智力影響,所以治療與控制十分重要。

造成癲癇的原因很多,包含頭部外傷、中樞神經感染(如腦膜炎、腦膿瘍等)、腦中風、生產傷害、遺傳相關、腦瘤、腦血管畸型與其他或不明原因引起。在目前的藥品治療下有七成的病人能得到良好控制,不過在這之中也有一半的人會經歷些藥品造成的不良反應,像是噁心嘔吐、暈眩、血球異常、肝功能異常等,約兩成治療效果不夠好的病人可考慮外科手術搭配藥品控制。

什麼時候開始使用藥品?
在單一次發生癲癇情況後,目前的建議是不需要常規使用藥品控制,此時需要評估癲癇發生原因及觀察發作情況,不過,癲癇通常為續發性,研究顯示在第一次發作後四年內約有七成的病人會再發作,所以建議在醫師確診後開始使用一種藥品治療。此外再發生癲癇的可能性與已發作的次數、有無神經疾病或缺陷、腦波(electroencephalogram)檢查是否異常相關,經醫師評估再發生機會大於六成的病人,越早開始使用藥品治療對長期控制較有利。

第一個抗癲癇藥品的選擇
理想的藥品治療是以單一藥品控制癲癇,且藥品副作用可被忍受為原則,約有一半的病人能以第一個使用的抗癲癇藥品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過,由於癲癇種類繁多,從1980年代以後有15種以上的新癲癇藥品可供選擇,但增加了藥品的選擇卻也使其變得困難,一般會以藥品能治療的癲癇種類、藥品本身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藥品交互作用、其他疾病或狀況等來作選擇。

接下來針對抗癲癇藥品分類做些介紹:

舊抗癲癇藥品V.S.新抗癲癇藥品
Phenytoin, valproate, carbamazepine, phenobarbital屬於舊藥,臨床醫師對於這些藥品的使用有相當的經驗,此外,這些藥品大多有靜脈注射劑型,在癲癇急性發作時就能用來控制病情,還能經由測量血中濃度來確保是否在安全有效的範圍。新藥包含levetiracetam, oxcarbazepine, topiramate, lamotrigine, pregabalin, vigabatrin等,這類較新的藥品發展迅速,改善了舊藥藥品交互作用多的問題,還可針對舊藥使用後仍難以控制的癲癇加強治療。

廣效抗癲癇藥品V.S.窄效抗癲癇藥品
廣效藥品包含valproate, levetiracetam, lamotrigine, topiramate因為其作用在很多不同機轉,能廣泛的應用於各種癲癇,無論是影響全腦的強直陣攣性發作及失神發作,或是局部型發作都可以使用。反之phenytoin, carbamazepine, oxcarbazepine, pregabalin等藥根據其在腦中作用的不同只能治療特定種類的癲癇。

特殊族群藥品的選擇
針對處於懷孕年齡的女性,由於癲癇藥品可能會影響生理酵素作用,進而造成避孕藥效果不彰,應考慮其他避孕方式。懷孕會造成藥品在身體分佈體積變大、肝腎功能的增強,藥品作用都會受到影響,最重要的是癲癇藥品對於胎兒可能增加畸胎比率,尤其是valproate,孕婦應避免使用,而改用其他藥品。

針對學齡兒童來說,最好能夠避免可能會出現情緒障礙的levetiracetam,topiramate可能會影響語言功能;此外,benzodiazepine, barbiturate, topiramate有較強的鎮靜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認知障礙。老人因為身體肌肉組織水分及代謝功能變化,同時併用藥品較多會增加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也較容易發生藥品副作用,應該更小心的使用藥品及較密集監測。

癲癇藥品的副作用
癲癇藥品的副作用根據開始用藥後的時間長短而有差異,剛開始使用藥品時可能會因為中樞作用而造成失眠、頭暈或是短暫癲癇加重的現象,還有腸胃方面的副作用,或是因為個人體質而有藥品過敏的情形。隨著使用藥品的時間增長,根據不同的藥品,有多種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

  • 血球方面:valproate可能造成血小板低下、carbamazepine可能造成紅血球低下、還有再生性不良貧血發生的可能。
  • 中樞系統方面:phenobarbital, topiramate可能造成行為改變,多種藥品有可能造成類似精神疾病或是憂鬱症的情形。
  • 肝功能異常、體重增加(valproate)或減輕(topiramate)、鈉離子低下、視網膜功能異常。
  • 藥品交互作用:最常見的是會使酵素作用增強的phenytoin, carbamazepine, phenobarbital等藥品,會影響其他癲癇藥品、抗生素或甚至是抗癌藥品的效果,需要特別注意。反之,oxcarbazepine, topiramate藥品交互作用就少很多。

抗癲癇藥品的副作用種類繁多,所以按照醫師指示服用,並規律作檢查或是測量血中藥品濃度是確保用藥安全的重要方法,若有併用不同藥品不確定相互影響時,也可諮詢藥師。

何時可以停用藥品
當長期使用藥品、控制良好的病友,想要停用或減少藥品時,應該由專業的醫療人員評估,根據再發生癲癇的危險因子加以評估,包括年齡大於16歲、服用多種藥品、治療時仍有癲癇發作、癲癇屬於強直陣攣或是肌陣攣、過去一年有不正常腦電結果。兩年以上沒有癲癇發作顯示,可能有六成以上的機率能保持控制,一般來說在使用藥品種類較少、劑量較低的人比較可能停止藥品,癲癇藥品大多數是需要持續服用的,就算想調整或是停藥也應尋求專業的協助,不可擅自停用藥品。

結論
癲癇病友需要配合醫師指示規律服用藥品、記錄癲癇發作次數、若需要加上其他藥品或有不舒服的現象時,應主動請教醫師或藥師。隨著醫學及藥學的發展,越來越多藥品可以使用,根據醫療團隊評估藥效和副作用後的治療方針,能提高癲癇患者達到控制良好的比例,使他們能過著正常生活,不受癲癇發作所苦。

參考資料:

  1. Dieter Schmidt, Steven C Schachter. Drug treat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BMJ 2014; 348: g2546 doi:10.1136/bmj.g254
  2. Micromedex® Healthcare Series, (electronic series). Thomson Micromedex, Greenwood Village, Colorado, USA. Available at: http://www.thomsonhc.com (cited on 2015/09/30)
  3. Steven C Schachter et al.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adults. . In: UpToDate , Basow, DS (Ed), UpToDate,Waltham, MA, 2015.
  4. Hwang,C.S.: Etiology of epileps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cta.Neurol.Sinica, 3:77-83, 1994.
  5. 財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 Available at: http://www.epilepsyorg.org.tw/

 

 

藥劑部藥師 吳玉惠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