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前年的某天,工作如往常般忙碌緊湊,就在我放下電話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是似曾相識的夫妻,以及一對陌生而可愛的女童,記憶迴廊拉回民國95年的場景:
新生兒科病房一對外籍雙胞胎姊妹滿30週時早產,出生體重分別為1100及1200多公克,其中一位伴隨有早產兒常 見的呼吸暫停及雙眼視網膜病變症狀。
在無健保的狀況下,雙胞胎的醫療費用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累計,直至兩姐妹都出院時超過100萬元,教會朋友帶著萬分焦慮的父母來到社工室求助。
原來雙胞胎的父母為印尼華僑,父親因著宗教信仰來台就讀神學院,而母親跟隨來台生活,兩人在印尼結婚多年卻始終不孕,來台後,母親欣喜懷孕產下雙胞胎,父母為感謝上帝所賜予的生命,特地將上帝的名字加入雙胞胎的名字中。父母親在印尼的家境清寒,無法提供協助;父親領有神學院實習津貼每月17,000多元,在繳交房租5,000元後,光維持生活就很勉強,更別說二位孩子10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除了龐大的醫療費用、後續照顧人力的安排,以及生活經濟壓力的難題,對當時才來醫院服務不到1個月的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我先安撫了父母焦慮的情緒,與父母、友人討論可行的方法,為其竭盡所能地連結外界慈善資源、向教會發動募款,同時加上本院社會服務急難救助捐款的補助,最終得以繳清全額醫療費,而剩餘的捐款則作為父母與孩子的生活費用,紓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看著眼前雙胞胎的父母,驚訝之情不在話下,再看看一旁已7歲活蹦亂跳的雙胞胎姊妹,那可愛的臉龐就是我當年幫助的個案,真是令人雀躍!我對著個性木訥的父親說:你的白髮更多囉!母親在旁笑笑地告訴我,他們要回印尼了,想來見我一面卻又擔心我已離職,透過教會輾轉詢問確認之後帶著孩子一起來看我,當下心裡滿滿的感動!每當在工作疲累時回想起這對雙胞胎及其父母,總會有暖暖的感覺升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