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熱門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對許多人而言還記憶猶新,劇中男主角是已定居於地球四百餘年的外星人,因緣際會與女主角認識進而相親相愛。其中男女主角不小心接吻後,男主角即因對人類的唾液過敏而進入了發病期,發燒、體力不支、昏睡等症狀全部發生…。此次要介紹的「接吻病」也是類似病狀,但絕對不是發生在與外星人接吻喔~
接吻病(kissing disease)是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的俗稱,一種叫做Epstein-Barr virus(EB病毒)的病毒感染,這種病毒會在鼻咽部附近終生潛伏,所以口水中常可見到它們的蹤跡。EB病毒除了造成急性單核球細胞增多症,並被認為是造成鼻咽癌的因子之一,且可引發Burkitt's lymphoma或其他淋巴細胞增生的疾病。 
接吻病主要因親密接觸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傳染,常見於年輕人,通常透過口水、飛沫散播。一般而言,接吻時間在十秒鐘以上,才有可能遭受感染,如果本身的抵抗力較差,或是口腔有發炎及傷口時,就容易遭受病毒侵襲而相互傳染。
根據統計,35至40歲的美國成年人中有95%曾感染過此病,而臺灣的研究,我們的民眾在進入青春期以前,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已經得到過EB病毒感染,有人推測可能是我們的「筷子文化」,使大部分人在幼時即已得到過感染。所以,臺灣情侶在接吻的時候,頂多只是「交換」病毒株而已,因接吻而發病的機率遠低於西方國家。另一方面,爸爸媽媽看著剛出生的小寶寶,總忍不住又親又抱,在剛出生的嬰兒,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全,免疫力較低,這些親密舉動,可能會讓寶寶感染致命病毒,家長應避免過度親吻,或將咀嚼過的食物給嬰兒吃。
 |
感染接吻病後的血液抹片 |
臺大醫院檢醫部目前利用血清學(Serology)檢測方式,使用化學冷光免疫分析法(CLIA),測定血清中EB病毒 IgM抗體是否為陽性,用來診斷是否有感染;另在血液學檢查時,出現絕對性淋巴球增多現象,抹片下不正常淋巴球的比例占30﹪以上。
症狀較明顯的病人最初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眼瞼浮腫、疲勞等症狀,接下來出現喉嚨痛、食慾不振、頸部淋巴腺腫脹,身上出現紅疹。嚴重的還有肝臟腫大,淋巴腺腫大及皮疹、肝功能異常,幸好這些現象會在疾病痊癒後復原。這種病毒引起發燒的情形,一生頂多一次,其後病毒終生潛伏,但身體已有部分免疫力,所以不會再度感染。
接吻病尚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全球90%以上的人都曾經感染過該病,大多數患者只需要多休息,注意衛生便可自行痊癒,免疫力低的人應該避免和患者接觸。症狀嚴重者應以休息為主,主要症狀消失後可開始恢復運動。但劇烈和大量的運動,以及有身體接觸的運動仍應當避免,以降低內臟受損的風險,這段時間將從感染開始時持續至少一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