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下載 : |
 |
|
|
45歲李先生,近三個月來持續咳嗽,並反覆於痰液中發現血絲。李先生過去每天抽菸一至二包,持續了三十年。約十年前開始,李先生就時常咳嗽,並且伴隨有黏液濃痰產生。近一年來發覺走路稍快或上樓梯時會有呼吸困難的現象。李先生曾至地區診所求診,但症狀不見改善。此次因反覆咳血至本院門診,經胸部X光檢查及高解析度電腦斷層,發現罹患支氣管擴張症。
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肺部支氣管壁結構遭到破壞,產生異常且永久性擴大而導致的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反覆咳嗽伴隨濃痰、有些患者會出現咳血、亦可能會出現胸痛、杵狀指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過度的慢性呼吸道發炎伴隨無法有效清除氣道分泌物,可能是導致支氣管擴張症的主因。過度的呼吸道發炎反應引起支氣管受破壞而擴大變形,因發炎而導致的呼吸道傷痕和畸形使擴大的支氣管失去清除分泌物的能力,讓更多的痰液等分泌物堆積於氣道中,阻礙氣道排除分泌物的能力,進一步引起細菌的聚集生長及支氣管的破壞,這樣的惡性循環將逐漸導致氣管結構,特別是氣管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的破壞而導致擴張。
支氣管擴張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可能開始於童年,但症狀可能數年後才出現。肺部感染是導致支氣管擴張症最常見的原因,細菌性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吸入性肺炎、肺結核、百日咳等;而多種先天、後天的疾病因素,如: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修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先天遺傳性疾病,如纖毛運動失能症(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Kartagener syndrome)、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Marfan syndrome);免疫球蛋白缺乏(immune deficiency);慢性發炎性腸疾,如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呼吸道過敏、外傷;異物吸入,如骨頭或玩具;暴露於有毒物質、吸入胃酸、腫瘤、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 antitrypsin deficiency)..等疾病皆可能引發支氣管擴張症。更重要的是,抽菸也會增加罹患支氣管擴張症的風險。因此,支氣管擴張症的診斷必須包括詳細病史詢問、肺部X光、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肺功能檢查,並配合痰液染色、細菌培養及血清檢查。然而,仍有一半以上的支氣管擴張患者,其病因仍不明瞭。
支氣管擴張的治療及預防,包括有效氣管分泌物的清除、減少呼吸道阻塞及控制感染。體位引流和胸部物理治療可以幫助氣管分泌物的清除、減少氣道的阻塞、降低細菌量並避免呼吸道感染。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治療急性感染,減少發炎反應並減少發炎性痰液的阻塞。祛痰藥可以幫助痰液變稀及排除。而外科治療(手術切除)則適用於內科治療反應不佳且侷限性的支氣管擴張症、去除異物或治療危及生命的大量咳血。雖然支氣管擴張症無法治癒,但適當的治療可以減少急性發作及惡化,防止更多的肺部損害。因此,經過適當及積極的治療,大多數患者仍然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透過門診醫師診斷,李先生經過口服化痰及抗發炎藥物等治療,也積極戒菸並學習痰液引流及排痰技巧等胸部物理治療後,咳血及膿痰大為改善,呼吸困難的情形也逐漸獲得緩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