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指病人的呼吸道和肺實質對有害微粒或氣體產生的慢性發炎反應,病人產生呼氣氣流受阻,COPD是一種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現象,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是主要引起COPD的呼吸道疾病。慢性咳嗽往往是COPD最早出現的症狀,剛開始可能只是間歇性咳嗽,之後會慢慢演變成每天咳嗽。呼吸困難是COPD的主要症狀,典型的COPD病人常以呼吸費力、胸悶、吸不到氣或喘氣來描述呼吸困難症狀;當病情逐漸嚴重時,休息時也會發生呼吸困難,而呼吸困難會造成病人失能和焦慮。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因
吸菸是造成COPD的高危險因子,80~90%的COPD病人與抽菸有關,吸菸者比起非吸菸者有較高機率出現呼吸道症狀及肺功能異常,病人每年的用力呼氣一秒量(FEV1)下降率較快,以及有較高的死亡率;空氣汙染也與COPD有關,研究顯示,不止戶外空氣污染會造成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室內空氣不流通、廚房油煙或在礦場及金屬化工業工作者、養雞場、屠宰場等環境,同樣會造成COPD。另外還有遺傳、老化、反覆感染和氣候變化也與COPD有關。
如何防止與減緩COPD的惡化
臨床上常見COPD病人反覆因呼吸症狀的急性惡化而住院,呼吸症狀的急性惡化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環境汙染物或其他未知因素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呼吸急性惡化時會出現明顯的過度充氣及空氣滯積,呼氣氣流下降,讓病人呼吸困難加劇,導致低血氧症,故居家自我照護對COPD病人是很重要的一環,以下幾點提醒,可防止和減緩COPD的惡化。
- 戒菸:對於有吸菸的COPD病人來說,戒菸是非常重要的;藉由藥物治療及尼古丁替代療法可確實增加長期戒菸的成功率。
- 疫苗施打:COPD病人皆應施打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老年人、病情嚴重或同時具有心臟疾病的病人。
- 藥物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是COPD病人主要使用藥物,有口服和吸入型,以吸入型藥物為優先。使用吸入型藥物方法須正確,才可以使藥物到達支氣管深部;原則上是吐氣完,開始含住輔助器緩緩吸氣4~5秒,閉氣5~10秒鐘後才吐氣。若是類固醇吸入型藥物使用後須漱口,以免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另外,咳嗽對COPD病人具有保護作用,穩定期的COPD病人不建議常規使用止咳藥。
- 肺部復健:COPD肺部復健主要目的是減少呼吸道症狀,提高病人生活品質及增進日常身體活動;好處為減少住院率和住院天數、改善急性惡化後康復能力、改善存活率等。肺部復健可以是簡單的體能訓練,如每日走路至少20分鐘、擴胸運動每日3次、騎腳踏車等,再依自己可以耐受的狀態增加運動量和時間。
- 氧氣治療:長期使用低流量氧氣治療,可以改善COPD病人低血氧的情形;氧氣機的租借或購買可以向醫院洽詢。病人活動時,若血氧濃度<90%時,建議使用攜帶型氧氣,可減少病人活動的限制。
- 呼吸訓練:呼吸訓練的目的在於可促進橫膈膜的功能、降低呼吸速率及改善胸廓的活動度。腹式呼吸法是請病人先吐完氣然後用鼻子深吸氣(吸氣時腹部應漸漸膨出),吸到極限時再噘起嘴來慢慢吐氣(吐氣時腹部應漸漸回縮),吸、吐氣時間比應為1:2或1:3。吐氣時亦可讓肩部向後外展,以利肺部擴張,每日三回,每回100次,增加肺活量。
- 營養:COPD病人常見營養不良、體重過輕的情形,營養狀況是COPD病人症狀、失能程度及預後的重要決定因子;而身體質量指數(BMI)下降則是COPD病人致死的重要危險因子,BMI的計算方式為: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正常範圍約18--24。營養的補充可以減少COPD病人體重下降並增進肌肉力量、呼吸功能和運動能力;建議應多攝取熱量且採少量多餐方式,避免因一次攝取過多食物導致腹脹、呼吸困難;病人需飲用適當水分防止痰液過於黏稠,食慾差的病人必要時也可給予刺激食慾的藥物;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可刺激食慾,而耐力和肌力訓練運動可讓病人在營養補充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