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我是臺大醫院黃昭源醫生叔叔,我鄰居的小孩因為咳嗽、流鼻水一個多月沒好,帶去看醫生,結果診斷有中耳炎,吃藥吃了兩個星期以後,才把中耳炎治好。
阿源醫生叔叔來說明一下,什麼是中耳炎,顧名思義,中耳炎就是中耳有發炎的現象,我們耳朵的構造可以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在中耳的部分,有三塊聽小骨,而且中耳與鼻咽腔之間有「耳咽管」相連通,當小朋友感冒時,鼻咽腔的病菌就有可能經過「耳咽管」而跑到中耳去,就會引起中耳發炎了。
我們也發現了還沒讀小學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得中耳炎,等到長大了以後,就比較少得到中耳炎,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年紀小的小朋友「耳咽管」還沒發育成熟,所以耳咽管比較短也比較平,所以病菌就比較容易沿著耳咽管跑到中耳去,就容易引起中耳炎了。
有的小朋友中耳炎吃藥吃了很久,發炎與中耳積水卻沒有消退,這樣有可能是因為耳咽管不通的問題,而不是病菌沒有殺死的問題,這時候要去找醫生,把積在中耳的液體引流出來,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病,萬一造成聽小骨損傷的話,會影響小朋友的聽力與語言學習的能力。
阿源醫生叔叔要告訴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一個很重要的健康護身魔法「感冒耳痛聽力減,快找醫生看病去」,小朋友有感冒的情形時,要注意耳朵是不是會痛,聽力有沒有降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去找醫生檢查耳朵,萬一是中耳炎,就要趕快治療,因為早一點診斷出病因,就可以快一點治療好,以免病情惡化而造成聽力的損傷。最後,祝福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健康、快樂。(致謝:謝謝林哲儀醫師提供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