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臺灣髖部骨折長者住院的總人數從 1999 年的 14, 342 人增加到 2010 年的 18,023 人,約增加 25%,雖然總住院人數是上升的,但如以住院率來看是下降的,根據 2010 年臺灣人口校正後的髖部骨折住院率,65 歲以上長者在 12 年的研究區間,每年平均減少 2.7%,其中 75 歲以上長者更為明顯,減少達 6.1%,顯示這些年來臺灣的骨質疏鬆防治有成。此外,我們的研究同時也發現,在 12 年的研究期間,髖部骨折長者住院的健保總花費增了約 30%,但由於健保的給付控制合宜,經校正後每人的住院花費是持平或甚至有一點下降。
近年來國人吸菸率的下降,鈣與維他命 D 攝取量的上升,肥胖率的增加,都代表了骨質疏鬆危險因子減少,可以說自 1997 年成立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後,10 多年來致力於增加骨鬆覺知及推行骨鬆防治,終於從臺灣老年人下降的髖部骨折住院率趨勢中看到了成果。然而,雖然今天老人家的健康情況比十年前同齡者好許多,較不會跌倒骨折,但我們從這 12 年間,骨鬆藥費金額增加 7 倍,在國內藥物消費市場佔有率增加 5 倍的趨勢來看,研判藥物治療可能與骨折率下降相關。目前骨鬆藥物健保是給付給已經發生過骨折者,這些病人非常容易再度發生骨折,是必須治療的病人,而如果健保給付可以普及到有明顯骨鬆與高度骨折風險但是還沒有發生骨折的病人,應該會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另方面國健署自 2005 年起與骨鬆學會合作,大力推動骨鬆防治,除了發表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也向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醫事放射師等專業人士進行教育,目前已有超過 2,000 人次以上完成相關課程,相信未來骨鬆的議題會愈來愈受重視,而骨折率也會更明顯下降。
雖然初步看到骨鬆骨折住院率的下降,但同志仍需努力,「保骨防跌」仍是民眾健康首要目標!重視骨鬆甚至跌倒骨折危機,才能長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