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智評估是什麼?
為什麼醫師要安排心智評估?是不是來做心智評估就代表孩子心理有問題?
兒童心智發展是孩子先天潛能與後天經驗交互作用的歷程,隨著年紀成長,孩子的心智發展會有不同的成熟度及能力表現,這些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歷程充滿各種變化,孩子的發展也展現了其獨特性與個別差異。心智評估是臨床心理師了解孩子的能力水準及情緒行為特質的過程,藉由評估孩子的行為反應,收集不同的資料以便形成假設及推論、確認孩子的核心困難所在,再和家長進行後續的諮詢建議。所以,做心智評估的目的是協助家長了解孩子,不代表一定是孩子的心理有問題。
舉例來說,老師常跟小明的媽媽反映小明上課不專心,建議就醫評估,小明的媽媽又急又氣,覺得小明不聽話,無論對小明好言相勸或責罵都沒有用,只得尋求醫師及專業人員協助。醫師安排心智評估進一步了解小明不專心的原因,藉由心智評估過程,臨床心理師發現小明目前認知能力稍微落後同儕,遇到困難常會不知道怎麼辦而愣住或放棄,注意力持續度也比較差,課程內容比較難的時候小明可能會聽不懂,加上課堂時間變長,小明可能就會越來越難專心聽課。小明的媽媽這時才比較了解,原來小明在課堂上發呆,是因為學習遇到困難,而不是故意不聽話或搗蛋。
兒童心智評估適用年齡及對象為何?所包含的內容項目和進行方式又有哪些?
嬰幼兒不會說話也可以做測驗?心智評估不等於「做測驗」或「考試」,也不能只看測驗分數去解釋及論斷!
針對不同年紀、以及不同類型行為困擾的嬰幼兒或兒童,臨床心理師會使用不同的標準化測驗工具進行評估,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嬰幼兒,臨床心理師可以透過積木或圖畫書等遊戲材料做為媒介,去觀察及評估孩子目前心智動作的發展水準,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進行更多問答或是操作的項目。心智評估的向度很廣,包括心智動作發展水準、氣質、智力(也包括語言、推理及抽象思考、問題解決能力等等)、情緒表達及調節能力、注意力、人際互動、適應性等等。收集資料的方式主要有標準化測驗、行為觀察及會談,其中標準化測驗的形式包括遊戲、紙筆、操作、問答等。在測驗過程中,臨床心理師會仔細觀察孩子如何進行及完成這些作業要求,此外,測驗結束後也會跟家長會談,了解孩子過去的發展情形、學習經驗以及在其他情境中的表現等等,以釐清目前影響孩子學習及適應的原因。因此,心智評估不等於「做測驗」或「考試」,標準化測驗分數或是智商分數,都只是量化的測驗分析結果,得到同樣分數的孩子,他們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以及各自在學習適應上遇到的困難,可能截然不同,不能只有看測驗分數就做全面解釋。
臨床心理師如何藉由評估的過程及結果,協助家長一起了解及幫助孩子?
整體而言,臨床心理師會整合標準化測驗、行為觀察及會談結果等資料,了解孩子的能力優劣勢及情緒行為特質,推測影響孩子目前學習及適應困難的可能因素,協助家長發現可幫助孩子學習及適應的著力點,提供親職教養諮詢,包括親子互動、教養方式或後續安置等各方面可以調整的方向。以前面所舉小明的例子來說,臨床心理師除了協助小明媽媽了解小明的評估結果,也會一起討論如何調整教養方式引導小明學習,例如,可以嘗試把平常小明所需要學習的材料依據難度分成小部分,先協助小明了解基本概念,對於比較難的項目,鼓勵小明試試看,並肯定他願意思考及嘗試的過程,避免小明一發現他不會的部分就直接放棄,循序培養小明面對困難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另外,在完成小目標時適時給予小明讚美及鼓勵,以增加小明的注意力持續度,並提高學習動機和成就感。如果小明的媽媽還是覺得實際執行上有困難,也會再繼續評估及了解小明媽媽的困難所在,以加強小明媽媽的親職效能。
萬一發現孩子發展有問題該怎麼辦?
依據內政部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發展遲緩指的是未滿六歲的兒童,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理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之情形。萬一家長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遲緩或是其他問題,宜請專業醫師及治療師儘早評估及安排療育介入,以便儘早和專業人員一起幫助孩子,促進孩子的學習及適應。
延伸閱讀
臺大醫院張麗滿臨床心理師所寫的「兒童心智評估」、「兒童評估與診斷的迷思」。詳見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網站(http://www.ntuh.gov.tw/CPC/),「心理衛教園地」裡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衛教」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