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兒童專欄
兒童近視的防治與治療
假如教室像電影院----元氣寶寶Vita
 
在臺大醫院兒醫遇見…臺灣原生種動植物
 
 
 
前期兒童專欄
 
 
     

 

 

 

 

 

 

 

:::


在臺大醫院兒醫遇見…臺灣原生種動植物
內容下載 :
 

「馬麻~~人家要坐甲蟲電梯啦!」、「咦,毛地黃原來長得這麼美?」

別懷疑,這樣的對話不是出現在動物園或植物園,而是出現在臺大醫院兒醫大樓裡喔!

為了擺脫以往醫院空間冰冷的刻板印象,臺大醫院自2008年起即與崇友文教基金會合作,以臺灣本土的自然生態為主題,透過美麗的動植物圖片為各個公共空間注入生命活力,讓來到本院兒醫大樓看門診及住院的病童能轉移注意力,讓醫院不再是可怕的代名詞。

本次企劃案主題為「野性福爾摩沙Wild Formosa」,透過黃一峰老師及多位專業生態攝影師的鏡頭,以自然的方式捕捉真實的感動。第一階段針對門診區1至4樓,運用臺灣本土的鳥類、甲蟲、蛙類、蝴蝶,第二階段則針對12樓及13樓兒童病房,以臺灣高山野花及哺乳類為主角,分別搭配充滿童趣的敘述,讓家長及小朋友在等候電梯的時間,也能學習到簡單的自然知識,進而促進親子互動,也讓因住院無法到戶外的病童也能看見美麗的自然生態。

所以想看各種臺灣原生種動植物,不用風塵僕僕到高山或野外去,現在來臺大醫院兒醫大樓裡就看得到;未來我們也將針對其他樓層規劃不同主題,敬請期待!

今年6月剛完成美化的12樓(臺灣高山野花)及13樓(臺灣哺乳類)電梯


☆人物專訪-黃一峰老師☆

黃一峰老師簡介

 自然生態藝術作者
 荒野保護協會講師
 大樹文化、天下文化特約美術設計
 卡克羅奇視覺設計公司創意總監

.....................................................................................................................................................
在崇友文教基金會的牽線下,我們有幸與負責本案視覺設計的黃一峰老師見面,希望透過面訪的方式,能更深入瞭解當初此案規劃的想法及緣由。訪談內容以問答方式摘錄整理重點如下:
問: 您的專業背景與投身自然生態攝影的原因?
答: 一直以來我都是從事美術設計方面的工作,並非是生物相關背景;唯一與自然生態有關的,是記得小時候父母親帶我去公園認識毛蟲及花草,讓我從此愛上了自然生態,爾後透過持續觀察,不懂的部份就回家查圖鑑,不斷地經驗累積讓我對生態越來越瞭解。
兒醫3樓青蛙生態圖一部份(繪圖/黃一峰)

問: 請問您為什麼會想到規劃「野性福爾摩沙Wild Formosa」作為電梯美化的主題?
答: 依自己帶領多年自然觀察課程的經驗,大部份人對臺灣本土物種其實不大瞭解。因目前我的工作是以生態圖書設計為主,認識了許多不同領域的生態攝影作者,有的拍鳥類,有的拍昆蟲,便發想透過這些美麗照片的組合,將臺灣各種本土物種介紹給小朋友與家長,就像是分佈在各樓層的大型兒童繪本一樣。也希望讓民眾能透過我們的圖片作簡單的自然觀察,彌補病童們無法外出的遺憾。

問: 您是如何選擇哪些生物要放在兒醫大樓裡呢?
答: 要湊出每個主題(樓層)各十張照片真的不容易,特別是要拍到動物漂亮的照片更困難。所以規劃各樓層的生物時,主要是考量照片的數量及完整度,其他因素則例如:在兒醫大廳常常看到父母親帶著小朋友,所以我們規劃鳥類親子為1樓主題以切合現況;會選擇甲蟲,則是市面上有款遊戲「甲蟲王者」很受小朋友們歡迎,我們便想如果推出這一系列照片,應該會受到病童們喜愛。
兒醫2樓甲蟲圖片之一(攝影/楊維晟)
問: 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在拍攝「野性福爾摩沙」主題照片中,比較有趣或辛苦的地方?
答:

最辛苦應該算拍鳥類的時候,為了不打草驚蛇,攝影師們必須利用偽裝帳成為周圍環

兒醫1樓-黑面琵鷺親子照
(攝影/許晉榮)

境的一部份,等待目標的出現。最長的紀錄是在偽裝帳裡待了8個小時,結果目標只出現5秒鐘;拍攝蝴蝶時也很辛苦,因為蝴蝶絕不可能乖乖待在原地讓你拍攝,光是為了拍蝴蝶喝水的畫面,便需要長時間趴在地上等待目標進入鏡頭中。拍夜行性動物也不容易,一方面是夜間拍攝條件受限較多,動物眼睛會反光、遠方景物看不清…等等,都可能影響照片品質。 比較麻煩的是在1樓鳥類中黑面琵鷺的親子照,因黑面琵鷺不會在臺灣繁殖,攝影師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不惜遠渡重洋飛到韓國取景,才拍到這在臺灣難得見到的畫面。

若以完成時間而言,13樓的哺乳類動物是全案照片中最費時的,我們花了好幾年才將這個系列的照片完成;例如梅花鹿是在墾丁拍攝,鹿隻是由人工復育野放後歷經自然繁衍好幾世代,我們拍到的已經是純野生種,實屬難得。 至於拍高山野花雖然要到高度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地方,天氣相當寒冷,但應該算所有照片裡最輕鬆的了吧(笑)!

問: 從事自然生態攝影這麼多年,支持您持續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答: 動物雖然不會感謝你、回報你,但我能感受到大自然給予的許多感動,這也是生態攝影雖然辛苦,但我仍然甘之如飴的原因。

黃一峰老師給家長的小叮嚀:
  • 不管您有多忙,多帶小朋友走出戶外認識大自然吧。
  • 接觸大自然不用捨近求遠,即使是住家旁邊的小公園,對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小小新世界喔!
黃一峰老師於兒醫13樓與其攝影作品合影

後記
與黃一峰老師相談之後,體內沉寂許久的「自然魂」再度悸動。還記得我們曾經都是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的小男孩或小女孩,看到飛鳥或昆蟲總有高度的興趣,長大以後漸漸地興趣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帶給我們的聲光娛樂。偶爾規劃到戶外去踏青的行程,重點似乎不是能觀察到哪些生物,而是沿路有哪些必吃的店家。看來真該好好觀察我們身邊的美好了!

企劃管理部管理師 莊宇勝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