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候診區,常見孩子們目不轉睛的觀看牆上電視所播放的「元氣寶寶Vita」影片,個個聚精會神的跟著元氣寶寶一起進行人體探險、一起瞭解各式各樣的疾病。元氣寶寶有趣的對白與實用的內容,讓許多家長跟孩子們都很好奇元氣寶寶的來由。
原來「元氣寶寶Vita」影片是由財團法人惟生醫學文教基金會製作,利用3D動畫做成的兒童醫學影集。該基金會是由臺大醫學院教授和民間企業所組成,成立宗旨在致力於進行尖端醫學研究、推廣及普遍醫學知識等,自2011年開始製作「元氣寶寶Vita」3D動畫影集,希望普及醫學知識,以期達成「預防勝於治療」之目的。
 |
兒醫候診區的大、小朋友都十分專注地觀賞著元氣寶寶Vita
|
「元氣寶寶Vita」影片寓教於樂
「元氣寶寶Vita」的主人翁取名為Vita,依字典翻譯是「有活力」的意思。他是來自酷樂星的外星人,是個活潑、可愛、有愛心、喜歡助人、樂於解決問題的外星人。他因能量不足,降落到安安家的樓上,和安安、歡歡成為好朋友,成為一家人。安安家是三代同堂,共6人。也因此在整部影片中,除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知道的醫學知識外,不時穿插著三代之間相處時所自然流露的禮貌、關心、愛護等情感,及同學之間的關愛、對弱勢或罹患疾病者的關愛等。
這部影集的設計是針對6到8歲的學齡兒童製作的,希望小學生從小知道身體的結構及正確的醫學常識,到醫院跟醫師溝通時才能清晰描述,很快得到正確的診斷,不會延誤治療時機。目標是希望疾病或傷害發生時能依據內化為普通常識的醫學知識直接作出判斷和反應。這樣讓親子都知道正確的醫學知識,可進而達到促進全家身體健康。
編劇把每集Vita的故事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家裡或公共場所,會或可能或一定會發生之疾病或傷害。第二部分是請達克博士講解疾病的來源和如何預防與解決。第三部分是醫學小叮嚀,也就是總結或是重點提示。藉著Leben(就是Vita的德文意思)分子小飛艇進入人體探險,由達克博士(就是英文的Doctor)講解疾病的來源、預防等,經由酷樂星人Vita、分子飛艇Leben及達克Doctor在人體內探險的系列卡通,集合趣味、演技和醫學科技等豐富內容的生動短片,將3D動畫和專業的醫學融合成精緻活潑又容易懂的兒童醫學影集。讓大家在無形中熟悉內臟的位置,有不舒服時,就能明確的知道看哪一科,和醫師溝通時,可以清楚的表達,節省不必要的揣測及檢驗時間,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
「元氣寶寶Vita」影片的製作理念-從兒童日常生活出發,淺顯實用與建立概念
許多疾病都可以透過正確的健康知識來加以預防,但是如何讓這些知識深植兒童心中,影響其日常生活,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例如弱視—政府衛生單位在孩童3或4歲時,就進行視力檢查,發現時,只要把好的眼睛遮著,強迫用弱視的眼睛看,不用開刀手術,就可以恢復視力,長大後才不會有失明之虞。但是孩童及家長不知道其原理,怕被嘲笑,在感覺上又沒有差多少,所以不願意這樣做,我曾經遇見過30歲的少婦,一隻眼已失明,另一隻眼則弱視,幾近失明,其實,只要大家有正確的醫學知識及耐心,有同儕、朋友的愛心協助,應該不至於失明。她當時講了一句話:「當初如果同學不嘲笑我,我只要有耐心,當不會如此。」。大家如果知道身體的結構及疾病的來源,就可以預防疾病,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不會聽到XX保健食品很好,就往胃腸塞,其實是增加肝、胃、腸等負擔,是反效果,又如台灣洗腎的病例非常的多,排名是世界前幾名的,多是藥物性傷害,換而言之,原本希望保身長壽,結果反而害了身體的健康。
基於傳遞正確醫學資訊的理念,我們策劃由幼兒開始灌輸正確日常生活中的醫學知識,用趣味性、故事性、知識性、潛移默化的化為應該的、本來的、就是如此的、習慣性的行為。如日本的大地震時,小學生沈著的表現(圖一),又如東京都澀谷區車站廣場站滿數千位成年人不驚不慌,全場靜肅,有秩序的自我疏散回家。國內也有報導:有一男童落水,因他曾看過電視報導落水時不要驚慌,學水母漂,因而有樣學樣而得救(圖二)。
 |
 |
圖一(圖片來源:2011年8月22日聯合報A8版) |
圖二(圖片來源:2011年9月18日聯合報A9版) |
現代網路資訊快速進步,成人甚至兩、三歲的幼兒人手一台iPad,電腦操縱熟練快速,大家的視野不斷地增進、寬廣,世界的距離無分遠近,觸手可得,3D動畫技術更不斷進步如「阿凡達」,甚至可任意將人的身體尺寸變更、轉換,想像鳥獸曼妙的飛翔、科技與幻想的結合…。當初在策劃影片時就在想:小小孩都已看到如此精緻、進步的3D動畫,如果用低成本的2D或時下廣宣用的方式製作,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學習嗎?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教育資訊製作人都自以為只要把資料表現到了即可,沒有以讀者、觀看者的角度製作,不考慮其接受度、歡喜度,往往以拿到經費的範圍內做完就好。我們覺得,如果做出來,大家都不喜歡看,那就等於寶貴的醫學知識未能傳播出去,又失去意義,不如一開始就以閱聽者最能接受的方式製作效果更佳。
醫學的專業知識是不容易用言語、文章及平面圖片解釋清楚。有人生病或不舒服時,會去鑽研疾病的相關書籍或網路資料等等,但是醫學是經驗的累積,難以自修取得,但若有正確的醫學知識是可以預防疾病、有助於醫病溝通,得到正確的治療與健康。兒童醫學雖然有其專業性,但卻是出發於兒童的日常生活點滴,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專業醫療人員的引導,嘗試著將艱澀、無趣的專業醫學轉化為生動的、活潑、有趣味性、故事性、知識性的日常生活預防醫學知識,並製作成3D動畫,讓兒童與家長能了解疾病的來源、病徵及處置,還能學習得很開心、很高興的接受種種預防醫學的知識及正確的生活態度,讓醫學教育從小紮根。為此,以有系統的、循序漸進且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兒童介紹正確的醫學概念,從孩子生活的週遭環境,到自身的良好習慣,乃至青春期的成長、以及健康均衡的飲食……等議題,在輕鬆、活潑、趣味又不失專業與實用的節目設計下,讓孩子熱情參與並且終身受益。「元氣寶寶Vita」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製作誕生的。
雖然這部影片是設計給小朋友看的,但很多疾病的來源及人體構造的知識不只是小孩不清楚,很多非醫護人員的成人也不見得知道,連「隔行如隔山」的我,對於其他專科的新知識,我也不知道,甚至在參與「元氣寶寶Vita」的協調工作時,才得到那些最新的醫學知識。因此有人說:這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
我們也透過教育部轉贈此套影片給全國國民小學,讓全國小朋友們在教室裡也能像在電影院般有趣地學習健康知識。希望藉由這套影片的普及播放,能有助於讓孩子們健健康康的長大、遠離病痛。為兒童的健康把關,這不僅是國家醫療政策的重點,也是父母辛苦育兒所殷殷所期盼的。如果,兒童在成長期間,就能了解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將有效的減少國家醫療資源的消耗,這些清楚且簡單的醫學概念,同時也將陪伴孩子的成長,遠離並減少不必要的病痛,更將使這一群國家未來主人翁終身受用。
後記
相信許多小朋友們看完Vita後都會認為:如果每一個科目都像元氣寶寶Vita,就很棒!比哆啦A夢好看啦!
幕後致謝
本影片承蒙臺大前校長陳維昭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陳定信院士、臺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教授、臺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教授、臺大小兒科張美惠教授為醫學顧問;並由臺大醫院小兒科及小兒相關專科教授、醫師協助提供資料,並監督醫學知識及畫面的正確性,特此申謝!
元氣寶寶影片預告連結:
找回身體的愛連結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1qFYiUNHI&feature=youtu.be
元氣寶寶Vita連結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jNDvEP1Qo&feature=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