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腎臟移植發展 50 年來,手術方式一直無法改進,必須採取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達 15~20 公分,不僅疼痛不適,而且張力大常造成傷口疝氣。臺大醫院器官移植醫療團隊為了減輕病人術後的不適,積極發展機器手臂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期望以微創機器手臂手術,縮小手術傷口並減少相關的併發症。
病人為 60 歲女性,疑似紅斑性狼瘡造成腎衰竭,5 年前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她的小弟 51 歲不忍其受苦,表明願意捐贈腎臟進行移植,經過術前說明,病人同意接受機器手臂移植手術。7 月 27 日捐贈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於中午捐出左腎,受贈病人於下午開始進行手術,先準備好擺放腎臟的空間,架上機器手臂後放進腎臟,即開始進行經機器手臂進行腎動脈與靜脈血管重建,腎臟重新充血後立刻發揮功能,手術後姐弟兩人皆恢復良好,捐贈者於 8 月 1 日出院,病人於 8 月 7 日出院,展開她的新「腎」利人生。
回顧腎臟移植的發展歷史,引用機器手臂進行手術,傷口小又要放進一枚腎臟,手術進行空間極小,執行技術門檻高,故此次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確是器官移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僅縮小傷口減少併發症,同時透過 3D 影像更可以提升血管重建的精確度。
臺大醫院在微創手術的紮實根基,移植團隊配合機器手臂手術的發展,提供臺灣民眾最完整最優質的醫療服務,造福器官移植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