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特別企劃
發燒話題
 
*
巴金森病與深腦刺激治療
 
*
利用積體電路與系統應用創造智慧型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環境~資通訊技術與遠距照護
 
醫事人員介紹
 
 
醫療團隊
 
*
     
   前期發燒話題
   前期醫事人員介紹
   前期醫療團隊

 

 

 

 

 

 

 

 

【機器手臂手術系列報導III】器官移植手術里程碑:臺大醫院完成機器手臂腎臟移植
內容下載 :
PDF
 
機器手臂已經普遍運用於各項人體手術,成功地達到手術微創與精確控制的目的。但是對於器官移植手術,因為植入器官導致手術迴旋空間不足,加上血管縫合技術的精細要求以及出血的風險,機器手臂尚未推廣至器官移植手術,文獻上僅有歐美國家零星病例報告。

腎臟移植發展 50 年來,手術方式一直無法改進,必須採取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達 15~20 公分,不僅疼痛不適,而且張力大常造成傷口疝氣。臺大醫院器官移植醫療團隊為了減輕病人術後的不適,積極發展機器手臂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期望以微創機器手臂手術,縮小手術傷口並減少相關的併發症。

病人為 60 歲女性,疑似紅斑性狼瘡造成腎衰竭,5 年前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她的小弟 51 歲不忍其受苦,表明願意捐贈腎臟進行移植,經過術前說明,病人同意接受機器手臂移植手術。7 月 27 日捐贈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於中午捐出左腎,受贈病人於下午開始進行手術,先準備好擺放腎臟的空間,架上機器手臂後放進腎臟,即開始進行經機器手臂進行腎動脈與靜脈血管重建,腎臟重新充血後立刻發揮功能,手術後姐弟兩人皆恢復良好,捐贈者於 8 月 1 日出院,病人於 8 月 7 日出院,展開她的新「腎」利人生。

回顧腎臟移植的發展歷史,引用機器手臂進行手術,傷口小又要放進一枚腎臟,手術進行空間極小,執行技術門檻高,故此次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確是器官移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僅縮小傷口減少併發症,同時透過 3D 影像更可以提升血管重建的精確度。

臺大醫院在微創手術的紮實根基,移植團隊配合機器手臂手術的發展,提供臺灣民眾最完整最優質的醫療服務,造福器官移植病友。

*
機器手臂腎臟移植成功病友(中)與主治醫師蔡孟昆(右四)及醫療團隊共同切蛋糕迎接腎利人生

 

公共事務室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