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專題報導
*
坐立難安~淺談坐骨神經痛的病因與治療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原理及應用
*
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簡介
   
 
前期專題報導
 
 
     

 

 

 

 

 

 

 

:::

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原理及應用
內容下載 :
 

四十多年前(1968),瑞典Leksell教授以鈷六十為射源,將201個鈷六十射源置於圓球之殼上,由各射源射向圓心,此時若將腫瘤置於圓心上,該腫瘤便會接受到201個鈷六十放射劑量的總和。如此大量的放射線劑量將會如手術般的殺死腫瘤細胞,因此這種技術便稱為放射線手術(Radiosurgery),珈瑪刀(Gamma Knife)即為Leksell教授所發明的放射線手術設備。

美國史丹佛大學神經外科教授John Adler,早年曾在Leksell教授處研習珈瑪刀,他發現接受珈瑪刀治療的病人需要以頭釘將治療用的頭架固定於頭骨上(為了固定及定位),這樣不但造成病人的不適,也限制了珈瑪刀的使用(不能分多次治療)。於是他便構想以頭骨來定位,再加上即時影像以及機械手臂來修正位移,如此便可避免因釘頭所造成的不適與限制,這個構想便促成了電腦刀(CyberKnife)的問世。

電腦刀的基本設計是將一座迷你直線加速器裝在機械手臂(robotic arm)上,再配合上兩台交叉相錯的X光攝影機,來對病灶與頭骨或標記物(fiducials)於移動時作修正,以達到不需釘頭架也能有其近似的精準度之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系統。

因此,電腦刀的優點為:
  • 不需頭架或其他緊密約束的器具的使用。
  • 可對全身各處的病灶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 可經由影像系統即時對病灶與標記物於移動時作修正。
  • 可執行分次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相對上,電腦刀也有缺點,主要是:

  • 有些顱外的病灶需植入標記物方能使影像系統認出。
  • 與其他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系統相較,其治療時間比較久。
  • 至於電腦刀的適應症,根據目前健保局核准的適用範圍有:小於3公分或20 c.c.體積的腦瘤、轉移性腫瘤、動靜脈畸形、位於深部或手術有高風險的腫瘤、術後殘餘腫瘤、或三叉神經痛等。事實上,因為電腦刀的特性,對於顱外腫瘤,如脊椎腫瘤、肝癌、肺癌、鼻咽部腫瘤、攝護腺癌、腎臟癌、胰臟癌等,都有治療的文獻報告,只是目前顱外腫瘤並無健保核准給付。

臺大醫院電腦刀中心於2009年4月開始營運,到2012年5月為止,接受過電腦刀治療的病人接近900位,由於健保給付的限制,大約只有不到10%的病患是針對顱外病灶做治療,而超過90%的病患皆是因顱內病灶而接受電腦刀治療。目前平均每個月約有23-24位病人接受電腦刀的治療。

總之,電腦刀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手術治療儀器,雖然其治療效果與精準度和傳統的珈瑪刀比較起來並無多大差異,但因其有免釘頭之優點,使得病患在接受電腦刀治療時能較為舒適。另外在分次治療及及可治療的部位上,也較傳統的放射手術有較大的彈性。臺大醫院電腦刀中心的治療團隊,在超過3年的營運中,已成功的治療近900名病患,未來也將以專業精神,為需要接受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病患,持續進行醫療服務。

電腦刀機器


外科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陳敞牧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