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特別企劃
發燒話題
 
*
感覺神經定量檢查儀及其應用
 
*
新一代腸病毒71型疫苗:類病毒顆粒疫苗的研發
 
*
形體美容中心歡慶十週年
 
醫事人員介紹
 
 
醫療團隊
 
*
     
   前期發燒話題
   前期醫事人員介紹
   前期醫療團隊

 

 

 

 

 

 

 

 

【機器手臂手術系列報導 II】
微創手術再進化-機器手臂手術在消化道疾病的應用
內容下載 :
PDF
 
微創手術再進化-機器手臂手術
醫療科技的發展大幅減少病人對於手術治療的憂慮,尤其外科手術常常伴隨著大範圍的手術傷口,造成病人對於手術的猶豫,因此外科手術從傳統的開腹手術,逐步發展到腹腔鏡微創,再進化到近年的機器手臂手術,引導外科手術從「智慧與勞力密集」產業,轉型成「高科技」輔助產業,在這場運用先進科技與客製化的新局中,本院從最困難的腫瘤、急症到一般手術都可以施行微創手術,在多個領域都有開創性的進展。

機器手臂手術就是用機器手臂取代外科醫師的手,在外科醫師操控下進行手術,機器手臂從病人腹部 0.8cm~1.2cm 的傷口進入腹腔內,有別於腹腔鏡只有 2D 視野,機器手臂的 3D 視野使得原本手術中一些困難角度都更容易進行,且機器手腕可以進行 540 度旋轉,有利於術中血管傷口的縫合;術後傷口小(傳統 35~50cm;微創 1.2cm~7cm )、復原快(傳統住院 10~14 天;微創 3~7 天),但目前健保不給付。

機器手臂手術在消化道疾病的應用
以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為例,肝臟切除手術的困難度在於肝臟血管分佈很多,加上東方人的肝臟腫瘤常合併有肝硬化的問題,手術中的止血很重要,所需要的技術層面較高,因此以微創方式進行肝臟切除手術的發展也較慢,本院從 2007 年開始建立微創肝臟切除手術技術迄今已完成近百例的案例,包括 70 例的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以及今年新發展的 29 例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微創肝臟切除手術,如果腫瘤在 5 公分以下且位置較邊緣的話,即可考量以機器手臂輔助微創肝切除手術,目前本院適用微創肝切除手術的病患已由 20% 提升至 40% 。

另外本院醫療團隊也在 6 月 18 日完成病態性肥胖病人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胃縮小減重手術。個案是從小就肥胖的 25 歲男性,身高 179.5 公分,體重 138.5 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43。曾經試過飲食、運動、藥物、中醫、針灸等各式減重方法,但都無效,因此來本院就醫。病態性肥胖病人腹壁及腹腔內充滿脂肪,手術空間狹小,且胃的血液循環豐富,旁邊還連有許多重要器官,胃縮小減重手術需在狹窄的空間內完成胃部的切割及縫合,困難度高。加上肥胖病人通常合併其他身體疾病,手術及麻醉風險高,需要醫療團隊緊密配合才可確保安全,而機器手臂可以在狹窄的空間內做到比傳統腹腔鏡手術更精細的分離、切割及縫合,可以減少手術當中出血及縫合處滲漏的機會,增加手術安全性。經過詳細的評估之後,醫療團隊決定施以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胃縮小減重手術。

機器手臂手術的發展與本院優勢
機器手臂輔助手術雖是目前最新的手術方式,傷口小,恢復快,而機器手臂穩定性高、不會疲乏,且可做到較傳統腹腔鏡手術更精細的分離、切割及縫合,還可以緩解目前外科醫師不足的問題,但仍需有較長的學習曲線,本院長期致力發展微創手術,具有豐富的經驗及良好的成果,因此可以更加順利使用機器手臂來進行手術,發揮如虎添翼的效果。

本院高階微創手術團隊配合機器手臂手術的發展,提供台灣民眾最完整最優質的醫療品質,也希望激發年輕學子投入外科志業的意願,共同扛起守護台灣醫療的責任。

*
消化微創手術團隊合影

 

公共事務室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