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過動症,是一種好發於童年時期的慢性症狀,常見三大症狀為注意力不足(例如:容易分心、不注意小細節、忘東忘西)、活動力過盛(例如:不能安靜的坐在位子上、不停講話) 和衝動行為(例如:插嘴、批評別人)。雖然這些行為對於孩子而言本來就時常容易發現,但在患有ADHD的兒童身上,這些行為則是更為嚴重且常見,進而影響思考能力、學校表現、行為表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
目前還無法清楚了解過動症的成因,也沒有專一診斷性的實驗室檢查方法。目前診斷主要是根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DSM-IV)的評估方式,由醫師來檢視孩童是否符合其臨床診斷標準。適當的診斷不只需要臨床評估,同時也需要根據家庭、教育及社會等方面的資源,根據多面向的觀察及完整的病史來確立診斷。
許多家長也許會懷疑:我的孩子是否只是比較愛玩好動而已?是否一定要接受治療呢?大部分的專家認為未治療的ADHD可能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並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例如學業中斷、憂鬱、行為不當、與人互動不良、工作表現不佳、藥物或酒精濫用等。而透過適當的治療方式,則能夠達到以下助益:(1)與父母、老師、兄弟姊妹和同學有良好互動關係(2)有較好的學校表現,例如按時完成作業(3)遵守規矩,服從老師指導。因此,若是孩子確定診斷為ADHD,家長也務必與醫師配合,討論適當的治療方式與進行追蹤。
治療方式
過動症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假說為可能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含量異常,或是腦中接受多巴胺的受器功能異常,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訊息傳遞受到阻礙。因此藥物治療的目的是增加突觸間的神經傳導物質,讓訊息傳遞能夠正常進行。除了藥物治療,其他治療方式為行為或心理治療。這些治療方式可能為單一治療或合併使用。無論是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在治療進行期間,有賴於家長協助,定期監測治療計劃的順服性、治療目標是否達成、症狀的再發生率與藥物副作用。
針對6歲以上的孩童及青少年,藥物治療為methylphenidate或atomoxetine,並且視臨床症狀搭配輔助性的行為或心理治療,同時必須將患童與家長的意見納入考慮,依照個人的藥物療效與副作用耐受性,共同討論並選用適合的藥物。
至於4到5歲的學齡前幼童則是以行為治療為優先考量,若行為治療效果有限,才考慮加入輔助性的藥物治療。
藥物選擇
Stimulants
Stimulants為目前治療ADHD的第一線用藥,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能夠促進多巴胺(dopamine)及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釋放,而有助於腦內幾個核區的訊息溝通,改善注意力。在美國已有多種stimulants受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核准應用在ADHD的治療,例如methylphenidate(MPH)、mixed salts amphetamine(AMP)、dextroamphetamine等,而台灣目前只有核准methylphenidate可使用。
Methylphenidate自1955年開始被使用,歷史較悠久,被視為安全性較高的藥物,是為ADHD首選藥物;另一方面,因為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的作用,所以為了避免遭受不當濫用,目前列為管制藥品第三級。
Methylphenidate有兩種劑型,給藥方式皆由低劑量開始:一為短效劑型(Ritalin ®,利他能10mg),起始劑量為每天1至2次,每次5至10mg,建議在早上或午餐時服用。投藥量應該根據病人的臨床需要及反應而定,每星期逐步增加劑量,每日最大劑量為60mg。若需要每天3次給藥,則最後一份劑量建議在晚上6點前服用,以避免造成晚上無法入睡的情況。另一緩釋劑型(Concerta®,專思達18及36mg),起始劑量為18mg,因為具有特殊劑型可使藥效維持12小時以上,每天只須早上服藥1次,可增加病人服藥的順服性。使用劑量也是依據病人的需求及反應而定,每星期逐步增加劑量,對於6~12歲孩童的每日最大劑量為54mg,而13~17歲青少年則是72mg。特別的是,此錠劑的外殼因為不被腸道吸收,會隨著糞便排出,所以若偶爾在糞便中注意到類似錠劑的東西不需過於擔心。
藥物劑量的調整,通常需要針對不同藥物與劑量進行多次測試,才能找到最有效且副作用最低的治療方式。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副作用有:食慾不振(與食物併服應可改善)、失眠(避免在晚上6點後服藥)、體重下降、動作抽搐等。學齡前孩童會比年紀較長的孩童更容易有副作用產生。少見的副作用有心跳速率與血壓上升、頭痛、暈眩、神經質、腸胃不適等。若是服藥期間產生無法耐受的副作用時,必須盡快就醫。
Atomoxetine (Strattera®,思銳 25及40mg)
是一種選擇性正腎上腺素再吸收的抑制劑(selective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可以增加突觸間的正腎上腺素,促進神經傳導,是美國第一個通過用來治療ADHD的non-stimulants藥物。相對於stimulants,atomoxetine的好處是比較不會有物質濫用的風險和失眠的副作用,但是從開始使用到症狀改善需觀察2至4週,目前應用在以下兩種情況:(1)病人或家屬曾經有藥物濫用的病史(2)病人無法耐受methylphenidate的副作用。
Atomoxetine的給藥劑量需依照病人體重計算,也是由低劑量開始給藥,接著需要觀察2至4週,未達最佳反應的病人再予以增加劑量,每日最大劑量為100mg。常見的副作用有: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胃痛、失眠等。要特別注意的是,atomoxetine曾有少見卻嚴重的副作用發生:肝功能損害、心血管副作用、躁動易怒、興起自殺想法。在首次用藥期間以及藥物劑量調整的階段中,家長與學校教師都應該要密切留意孩童是否有不尋常的行為改變。
其他輔助用藥:若是孩子對於上述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法耐受其副作用時,則會考慮併用以下輔助藥物治療,有助增加突觸間的神經傳導物質:
Clonidine:α2- adrenergic agonist
在治療ADHD的效果比stimulants、和atomoxetine較差。當孩子出現躁動不安,或上述藥物引起的失眠、運動抽搐的情況時,可能會輔助性併用clonidine,有助於孩童的工作執行與記憶力。
總結
過動症的治療對於家長及老師而言,稱得上是一場長期抗戰。透過藥物治療,能夠改善孩童在生理上的神經傳導物質運作;另一方面,行為以及心理治療當然也缺一不可。在孩子確立診斷為ADHD之前,他的學校表現及同伴互動間或許已經受到挫折,或者影響他人而不自知,此時需要父母與老師的耐心關懷和鼓勵,建立良好默契,讓ADHD的孩子們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孤立的;再加上與醫師溝通、配合治療方式,最後終究能夠使孩童展現良好的行為規範。
參考資料
- UpToDate: (1) Pharmacology of drugs used to trea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reatment with medications. (3)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verview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4) Patient information: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Beyond the Basics)
- Bookle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Public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 藥品仿單
- 臺大醫院藥劑部網站
- 臺大醫院病患用藥教育
藥劑部藥師 江雅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