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兒童專欄
聰明體適能-幫寶貝快樂運動 均衡生長
家有小霸王:淺談獨生子女的教養策略
 
健康魔法學校專欄》健康護身魔法III「氣喘不宜喝冰水,運動後喝溫水佳」
 
 
 
前期兒童專欄
 
 
     

 

 

 

 

 

 

 

:::


家有小霸王:淺談獨生子女的教養策略
內容下載 :
 

少子化是當代社會變遷的普遍現象,家裡唯一或唯二的孩子,必然是父母親全心呵護的心肝寶貝。孩子的發展歷程由先天生理潛質和後天環境經驗交互作用而來,如何提供適當的教養環境,避免孩子變成無法無天的小霸王,相信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議題。以下就筆者個人臨床上的一些觀察跟想法跟大家分享:

細心觀察並試著瞭解孩子,在關愛的環境中合理設限
平時多觀察及瞭解孩子。例如,哪些情況孩子容易哭鬧或發脾氣?發脾氣的時候他會用什麼方式表現?孩子平常喜歡什麼,怎麼玩遊戲?試著細心觀察及瞭解孩子,是拉近親子關係的第一步,萬一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這些觀察有助於推敲行為的前因後果,也能找到可以改變的著力點。另一方面,在關愛的環境中設定合理的限制與期待,隨著孩子的能力發展,給孩子練習獨立的機會。父母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關愛卻不能變成讓孩子予取予求的溺愛,以免孩子把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及感恩。

互動時維持穩定一致的教養原則

  1. 「不可以」之外,「可以」怎麼做 糾正孩子不適當的行為,並教導孩子知道合乎情境規範的適切行為。例如,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可以跑來跑去!」,可以「牽著爸媽的手慢慢走」。
  2. 給予具體肯定及鼓勵 適時的肯定及鼓勵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只說「好棒喔!」、「你很乖!」顯得比較籠統,不妨針對孩子的好表現加上一些比較具體的形容跟描述,例如:「你會自己把玩具收好,好棒喔!」
  3. 必要時給予忽略或隔離 當家長說明情境規範,但孩子一直用哭鬧的方式耍賴時,溫和且堅定地說明原則之後,不要再跟孩子討價還價,忽略、不理會他的哭鬧,或是讓他待在安靜的角落,直到孩子情緒平復了再跟他互動。
  4. 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 肯定孩子對於一件事的努力投入,避免只重視最後結果的成功或失敗。例如,孩子拼圖拼了好久還是拼不好,不要說「怎麼拼這麼久還不會!」,不妨肯定他「哇!你好努力試了很久該怎麼拼好它!」,然後再引導他想想看還有什麼方法,或是適度協助他完成。
  5. 身教的重要 孩子無時無刻都在觀察及模仿,父母親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學習對象。因此,樹立好的模範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正向教導。

多抽空陪伴孩子,製造同儕互動的機會
現代的父母常忙於工作,往往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不妨把跟孩子的約會排進一週的行事曆裡,每天或每週抽出一小段時間和孩子玩遊戲,把握和孩子相處的黃金時間,累積美好的親子時光,無形中也會提升孩子情緒行為的穩定度。此外,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或是和親朋好友相約家庭聯誼,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跟別的孩子互動,促進同儕互動能力的發展。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鄭安安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