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持續活躍,再添 4 例重症個案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疫情內容來源日期: 6 月 20 日
腸病毒持續活躍,再添 4 例重症個案,疾管局呼籲,落實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降低感染機會,並請嬰幼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持續小心防範。
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最近 2 週腸病毒疫情雖略有下降,但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有利於腸病毒繁殖與傳播,預期各類腸病毒近期內仍將持續活躍,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持續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該局公布新增 4 例腸病毒 71 型重症個案,其中 1 例為居住於北部的 8 歲男童,1 例為居住於中部的 1 歲 5 個月男童,另 2 例為居住於南部的 1 歲及 3 歲 10 個月男童,其中 3 人已康復出院,中部 1 歲 5 個月男童於普通病房穩定恢復中。本年截至 6/25 止,累計共有 82 例重症個案,其中 80 例為腸病毒 71 型感染所致。
疾管局提醒家長,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應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將病毒傳給家中其他嬰幼兒,生病請假或配合停課的學幼童,應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免疫情蔓延。
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本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出現,請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及疫苗接種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疫情內容來源日期:5 月 22 日
疾病管制局公布本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呼籲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及疫苗接種。
疾管局 5 月 28 日公布本(2012)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居住於台南市北區之 33 歲男性,5 月 16 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症狀,5 月 17 日就醫未改善,5 月 18 日因症狀加劇與出現意識變化,轉往醫學中心就診,5 月 22 日通報,經檢驗確定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個案目前狀況穩定,意識清楚,仍住院中。
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臺灣日本腦炎病例集中於 5~10 月發生,高峰期通常出現在 6~7 月,近年來每年約 20~40 人確定罹患日本腦炎,其中 0~2 人死亡。潛伏期為 5~15 天,嚴重者可能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或死亡。豬是日本腦炎流行最重要的增幅動物,日本腦炎病毒先在豬體內大量繁殖,然後這些病毒再經由病媒蚊(三斑家蚊為主)傳染給人類,三斑家蚊吸血高峰期為黃昏與黎明時分,因此民眾需特別注意做好防蚊措施。
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疫苗,每年集中接種時間為 3~5 月,視疫苗量可延長至 9 月;年滿 15 個月的幼兒,應接受 2 劑注射,其間相隔 2 週,隔年接種第 3 劑,小學 1 年級時再追加接種 1 劑;自 102 年起,滿 5 歲以上之兒童則於入國小前完成日本腦炎第 4 劑疫苗之接種。如家中有尚未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請儘速完成接種。而成人如於工作或生活中有感染之虞者,可前往署立醫院或分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新竹分院、竹東分院或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等自費接種(費用約 250~500 元)。
疾管局呼籲,由於目前已進入日本腦炎流行季節,氣候潮濕炎熱,病媒蚊容易孳生,民眾應儘量避免於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若無法避免,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塗抹衛生署核可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以防蚊蟲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