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保健園地
 
     
   
 
 

 

 

 

 

 

 

 

:::


令人聞之色變的 - 糖尿病足!
內容下載 :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易發生潰瘍壞疽,主要是因為周邊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加上感染所引起,如果傷口不能癒合,出現壞疽,最後只能以截肢方法處理;如果糖尿病病患有良好的自我照顧行為,包括戒菸、控制良好的血糖、血壓和血脂、適當的運動及做好足部的自我照顧,可以減少 44~85% 截肢率,所以足部護理是糖尿病病患一項相當重要的自我照顧課題,以下簡介足部護理的方式。

一、每日自我檢查雙腳

  1. 檢查足底有無雞眼、厚繭、水泡發紅。
  2. 檢查每個腳趾間有無裂痕、感染、水泡或皮膚變色。
  3. 足部皮膚是否乾燥。
  4. 如病患無法自我檢查(如視力不佳),可由家人協助,或腳底不易自我檢查時,可利用輔助用具(可調整角度的鏡子、矮板凳)。

* *

二、每日足部清潔

  1. 每日以溫和肥皂清洗,水溫用手先測量,如病患已有神經病變時,會對水溫感覺較遲鈍,需由家人協助或利用溫度計測量水溫,避免燙傷。
  2. 清潔完畢,以柔軟毛巾拭乾,特別是每個趾縫。
  3. 乾燥處抹上中性乳液保持皮膚濕度,趾縫保持乾燥不要抹乳液,以防止足癬發生。

* *

三、趾甲的修剪

  1. 以溫水浸泡腳趾甲,勿超過 15 分鐘。
  2. 剪趾甲要用趾甲剪,或用剪指甲專用的特殊剪刀。
  3. 趾甲要剪弧形齊趾端,勿剪成尖或圓形。
  4. 趾甲修剪後再用銼刀磨平。
  5. 嵌入性或硬厚趾甲勿自行處理,應找皮膚科醫師。

* *

四、雞眼與厚皮的處理

  1. 以溫水浸泡足部,但勿超過 15 分鐘。
  2. 用軟刷子、浮石或海棉輕輕往同一個方向摩擦。
  3. 擦乾後抹上乳液,可修護摩擦過後的皮膚。
  4. 每天觀察有無發紅現象。
  5. 如仍無法去除或有發紅現象時,應找皮膚科醫師處理。

五、保暖

  1. 適當保暖
    穿著毛襪,睡覺前先用加熱墊、熱水袋或電熱器溫被子,或暖氣溫暖室溫。
  2. 不適當的保暖
    將腳直接放在加熱墊、熱水袋、熱水泡浴或電熱器下保暖。

*  

六、不適當姿勢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應避免:

  1. 兩腿交叉於膝蓋上。
  2. 盤腿而坐。

* *

七、真菌感染

  1. 腳汗多的人發生率較高,所以要保持腳部及鞋襪乾爽透氣。
  2. 使用醫師開立用藥塗抹,防止真菌繼續繁殖。
  3. 需定期接受醫師檢查及用藥,避免惡化造成潰爛。

*  

八、腳趾溝炎

  1. 多因不適當的修剪造成。
  2. 趾甲邊緣應剪成稍微彎曲的弧度,長度超過腳趾的外圍。
  3. 金剛砂板是銼趾甲最安全的工具。

九、簡易足部運動

步驟一
向上運動 平躺床上,將雙腿放在 30 度的斜面上 2 分鐘,可促進血液回流。
*
步驟二
懸盪運動 在向上運動之後立即坐於床緣,兩腿懸空搖擺 3 分鐘,可使靜脈充滿血液。
*
步驟三
平躺床上休息 5 分鐘,讓血液回流到全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病房護理長 吳怡蓁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