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無障礙網頁說明 * 台大醫院
 
       
 
 
   
:::
兒童專欄
家有肥胖兒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
 
那一年,我們一起在臺大醫院聽的故事
 
 
 
 
 
 
     

 

 

 

 

 

 

 

:::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
內容下載 :
 

近年來隨著醫療與兒童福利、各類技術發展,以及國家對兒童福利的重視,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福利措施,臺灣自民國85年起依「兒童福利法」的規定推動早期療育,從中央到地方,結合醫療、福利、幼教與特教,提供發展遲緩兒童與家庭整合的服務,以期盡早發現問題、盡快提供服務,減輕兒童發展遲緩問題、以及對家庭與社會的影響。

從內政部兒童局的資料,不論接受通報、評估鑑定、個案管理、療育安置的兒童都逐年增加,同時隨著宣導有效,到醫院接受發展遲緩評估的兒童年齡往下降,更多兒童可以在早期得到良好醫療服務,醫院的早療評估和療育幾乎爆滿,期待醫院早療可以改變兒童發展問題。然而,家庭也是早療服務的對象,穩定與支持的家庭關係,才能有效照顧發展遲緩兒童。

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強調家庭參與早療相關事宜的決策,家長與專業人員共同在「兒童最佳利益」 考量下進行合作。當家庭面臨醫療評估診斷時,混亂與痛苦將會衝擊家庭運作、單以兒童為中心常導致忽略家庭的需求,專業人員協助家庭了解發展遲緩的相關問題與資源,兼顧家庭與兒童的需求、尊重各家庭特質與決策。美國啟蒙運動對發展遲緩兒童早期介入的經驗,顯示早療的成效必須透過家庭達成。

資訊流通的時代,網路流傳各種不同早療經驗,以下針對幾個重點提醒家長注意:

  1. 早期療育是發展遲緩兒童與家庭共同的課題,家庭也是療育的地方,家長與兒童互動增加,對於兒童語言、認知與社交能力的發展都有幫助,家長可以學習親子互動方法,與兒童遊戲、說話,從日常生活刺激兒童發展,這是最經濟又能持續的療育方法。家庭外的療育也要回到家庭內進行練習,轉化成日常表現。
  2. 選擇早療方式需要考量是否有實證基礎,有些成功案例並不能適用到其他個案。在執行各項療育時,要注意方法是否正確,錯誤的方法不只無法達成目標,更可能造成後遺症。正確有效的方法需要一段時間持續進行,才能慢慢看到兒童的改變,這期間需要相當的耐心。
  3. 充分了解早療資源,針對兒童年齡、問題類別、家庭型態、居住地等,可能有不同療育建議,家長對於專業人員的建議如果不了解,可盡量詢問溝通,專業人員會就他的專業提供客觀的意見。
  4. 與專業人員建立信任合作關係,面對孩子進步瓶頸時,要和專業人員或老師討論,找出可能原因,有些兒童能力的發展需要蓄積足夠的基礎能力,需要耐心的從基礎做起,療育的成效不會一蹴可及,需要大家持續的努力。

早期療育的概念是愈早治療效果愈好,在發現問題時就盡快處理,避免兒童發展問題變成障礙,因此及早發現問題非常重要,家長、老師、褓母等和兒童生活密切的人都有責任學習兒童發展相關知識。發現兒童發展遲緩時可以在醫療、教育與福利機構接受相關療育。家庭與兒童都是早療服務對象,家庭積極與專業人員合作,讓兒童與同儕並駕齊驅的發展,亦可使家庭與兒童一起成長。

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社工師 張如杏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