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一早接到急診部同仁照會一個需要社會工作室協助的個案,病人林先生因肝臟方面疾病,目前昏迷緊急轉到加護病房,病人單身、沒有健保,需要後續相關照護。我在加護病房探病時間來到病房,林先生仍然昏迷中,醫師正與林先生的姐姐、女友在病床旁討論病情及後續治療方向,看著家屬焦急的態度,評估病人應該可以獲得家人的關心與照顧,我緩緩卸下原本的擔心。依著服務流程,我先向家屬自我介紹,接著會談評估病人家庭及生活、經濟概況後,向姐姐說明如何恢復病人健保身份,以及本院急難救助的補助相關規定,之後結束當天的會談。第二天一早,病人姐姐拿著新辦好的健保卡來找我,除了詢問還能幫病人做些什麼之外,也透露自己艱辛的生活。
林先生在加護病房一週後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我從多次的接觸當中知道林先生是位憨厚實在、個性古意的人,他靦腆地說出自己的困境。原本林先生是位餐飲廚師,與友人合夥開簡餐店,生意普通、沒有賺到什麼錢。去年友人突然撤資,林先生把店頂下來獨自經營,並花了一百多萬元重新裝潢後重新開幕,可是簡餐店生意仍不見起色。林先生每天準備食材、招呼客人、打理店面超過 15 個小時,未料竟把自己累倒了,醫師囑咐需要休養 2 個月,這下可讓林先生心慌不已,擔心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仍需支付店面租金、水電等基本支出。林先生表示因生意不佳,一直以來都是能省則省,就這麼把健保費也省了。林先生在普通病房住院3週後出院,除了固定門診追蹤,身體恢復一切順利,簡餐店的生意仍在穩定中匍匐前進。
在訪視林先生的期間,病房照會了另一個個案。吳先生因心肌梗塞住院治療,他原本是建築工人,工作不固定,有時連續 2、3 個月都沒工作,收入很不穩定。我與吳太太會談瞭解,他們家中有 3 名子女分別就讀國中、國小,因為吳先生身體、工作的問題,這幾年來為了現實生活操煩,吳太太忍不住落下淚來,說著對孩子的虧欠與對丈夫的不捨與擔心,在會談中我可以感受到眼前這位瘦弱女子的堅強,多虧了她,讓這個家庭在經濟困乏的情況下,仍可以維繫良好的關係及互動。目前家中 3 位孩子委託叔叔、嬸嬸短期照顧,吳太太透過電話,關心並了解子女的作息,希望孩子仍可維持學業進度。我除了評估補助醫療費用之外,也轉介了當地的社福團體,希望透過在地的家庭訪視,提供持續的生活扶助。
吳先生也於住院 2 週後出院,醫師囑咐不能再從事太過勞動的工作,以往的工作無法持續,吳太太必須去找份穩定工作以維持家庭經濟收入。
在醫院提供的急難救助支持下,兩個家庭順利度過了短期的危機,雖然一時偏離了日常生活軌道,但可望重建生活軌道。在這些平凡的人及故事當中,細細體會更能感受其中特別的滋味。
社會工作室社工師 朱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