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署的99年國人十大死因調查,癌症已連續29年蟬連第一,平均每100名就有28名因癌症死亡,對國人的健康造成莫大的威脅。面對如此沉默可怕的隱形殺手,許多人往往不知所措,甚至認為自己得了「絕症」,在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只要聽到任何神奇的偏方、營養保健食品、奇怪的食療配方,莫不抓住一線生機,奉為圭臬,但這些錯誤的飲食觀念與迷思卻常常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機率,還有些得中斷正在治療的療程,不得不慎!
※ 罹癌後改吃素食,能增進身體健康嗎?
據本院針對乳癌病人所做的調查,有接近41%的病人認為自己罹病與飲食有關,而有近六成的病人會改變原有的飲食習慣,甚至有些人認為素食者較少罹患乳癌而想改吃素食。但是,在治療期間不建議改吃素食,尤其是化學治療時,身體極需各種營養素與蛋白質來修復組織,應該適當增加紅肉的攝取,素食者則建議補充蛋、奶類及黃豆製品,並搭配五穀雜糧與堅果類,才能補足蛋白質的不足。
※ 生機飲食能增強免疫力嗎?
許多病人習慣在早餐飲用「精力湯」,其中包含多種蔬果、五穀粉、黑芝麻與核桃等堅果類,甚至還分各門派,截至目前並沒有大型的臨床研究證實生機飲食有益於癌症病人的病情改善。相反的,治療中的病人因抵抗力變弱,可能因生機飲食中殘留的寄生蟲與有害菌而引發感染,故建議採取熟食。
※ 補充保健食品,例如:巴西蘑菇、蜂膠、靈芝、綠藻、抗氧化劑等,能提昇免疫力嗎?
在門診常會見到病友拿著瓶瓶罐罐的保健食品前來諮詢營養師能否補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營養不良、食慾不振的癌友,每餐吞了30顆的綠藻錠,其他食物再也吃不下了,基本的營養都無法達到,如此本末倒置,常常加重病情。其實,這些保健食品或草藥多是親友鼓勵補充或贈送,其中更大部份是聽信廠商的吹噓效果,不僅傷荷包,更可能傷身。
※ 醫生護理師要我多補充蛋白質,我是不是只要吃肉就夠了?
高蛋白飲食需搭配足夠的熱量才能有效的發揮蛋白質的利用率。在化療期間,病人常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減少進食量,而病人會在這有限的攝取量中努力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取,例如:雞精、肉類、或高蛋白奶粉,卻因熱量攝取不足,蛋白質即轉換成熱量消耗使用,或者過剩的蛋白質也會被身體代謝掉。所以治療時期,應該多吃高蛋白食物,但也不能偏廢其他營養來源。
※ 採用「饑餓療法」將癌細胞餓死!
有些病人認為補充營養的食物會把腫瘤養大,所以應該採用饑餓療法或斷食讓癌細胞凋零死亡,殊不知癌細胞是不受身體控制生長並且到處橫行生長的壞細胞,如果不補充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癌細胞仍會吸取宿主身上的養份,造成體重下降、免疫力減弱,嚴重會使人因營養不良死亡,而非死於癌症本身。
癌症並非絕症,在不同時期其營養需求是不一樣的,正確的飲食可使病人感到舒服和保持強健。
尋求專業的營養諮詢,提供正確的營養知識,給予個別的飲食指導,並配合醫師的治療,仍能和平的與「癌」共生存,甚至戰勝癌症!
治 療 前:獨特的營養需求、副作用可能影響飲食的問題、應有的身體與心理準備
治療期間:副作用會影響飲食的問題、相關飲食建議
治 療 後:回歸正常飲食後的建議、健康的飲食建議
營養門診諮詢服務
- 營養諮詢門診的服務項目: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痛風、消化道等慢性病飲食,腫瘤營養、減肥飲食、產後減重、手術後飲食調養、小兒飲食、孕產婦營養及養生保健等之諮詢。
- 常德街門診--西址院區二西營養諮詢門診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上午 |
鄭千惠
一般、 老人營養 |
賴聖如
手術前後、 產科 |
賴聖如
手術前後、產科 |
游雅婷
一般、 腫瘤 |
鄭金寶
一般、 減重 |
各營養師輪值 |
下午 |
林京美
一般、 腫瘤 |
蕭佩珍
一般、 腫瘤 |
林京美
一般、 糖尿病 |
郭月霞
一般、 腎臟病 |
陳珮蓉
一般、心血管疾病 |
|
- 兒醫大樓-兒科營養門診
上午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
翁慧玲
小兒、 一般 |
|
|
|
|
翁慧玲
小兒、 一般
(每月第一週) |
- 掛號方式(同一般掛號方式)
- 諮詢費用:初診自費300元,複診200元(以上均含掛號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