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兒童專欄
癌症病童的日常照護
盼望友誼長伴我航行─自閉症患者及家長的心聲
 
臺大醫院的兒童用藥安全政策
 
如何營造一個優質的托兒機構
 
 
 
 
     

 

 

 

 

 

 

 

:::


癌症病童的日常照護
內容下載 :
 

目前台灣兒童癌症醫療團隊的治療經驗,已針對常見的兒童腫瘤發展出完整的療程,且經過驗證,遵循這些治療方式可提高治癒機會。在治療期間,因為藥物帶來一些副作用的影響,尤其是在病童的免疫力部份,所以照顧的重點絕大部分都在預防感染,家屬在日常照顧上可以參考以下有關預防感染的做法。

口腔
在治療開始前,治療團隊都會安排牙科醫師協助檢查病童的口腔健康,若有齲齒問題,會先給予治療或待血球數目回升時再做處理。平常應每天檢查口腔粘膜有無發紅、潰爛或出血點。爲預防口腔黏膜出血,宜選擇軟毛牙刷或棉花棒清潔牙齒。漱口時建議使用溫或涼開水,勿直接使用自來水,不需要特別使用漱口水。

鼻腔
治療期間鼻腔黏膜可能較為脆弱,在夏天室內多開冷氣,應注意避免鼻腔太乾燥。平時應教導病童不可用手去挖鼻孔,以避免鼻黏膜受傷。若有流鼻血狀況發生,先讓病童保持坐姿,頭稍向前傾,使鼻子高於心臟的位置,以減緩出血速度,並用拇指和食指壓住兩側鼻翼約5-10分鐘,待血液凝固形成血塊,不要將血塊清除,以免再度出血;如果仍持續出血,則應儘快就醫。

會陰部及肛門
每天觀察會陰及肛門黏膜有無紅、腫、破皮。排便後的清潔,動作宜輕柔,勿大力擦拭造成破皮,必要時可採沖洗及溫水坐浴。無醫護人員指示,不可隨意灌腸、量肛溫及使用塞劑,以免傷害黏膜,造成感染。

皮膚
維持皮膚清潔,養成每天沐浴及勤洗手的習慣。避免受傷、不可穿耳洞、刺青。

環境
病童居住的環境,要重視清潔與整潔,維持適度的通風,尤其是較潮濕的浴室,要注意預防黴菌生長;病童使用的衣物、被褥等,可以以陽光曝曬殺菌。平時少出入人群眾多的場所,例如:電影院、百貨公司等,減少感染傳染病機會。

飲食
食物需新鮮,不要吃隔餐的食物,不要吃含有活性菌類之食品,如:優酪乳、優格、養樂多、乳酪、起司(起司是菌類發酵產品)等。食物應煮熟後食用。吃水果時,宜削皮、剝皮。飲用水要先煮沸,市售的罐裝飲料是可以適量飲用的,至於一些現調飲料,因為不確定水源或冰塊等製程是否安全,如果病童想喝,建議可以在家中自己動手做。另外,國人多有飲用茶葉沖泡的飲品之習慣,茶類飲品雖然是開水沖泡,但是茶葉本身並未經煮沸,故請勿泡茶給孩子喝。

適度的活動
治療期間,在病童體力範圍內,維持適度的溫和運動,除了可以促進免疫力提升,亦有助於紓解壓力。

兒童癌症治療當中,有一大部分是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為主,此兩種治療都會抑制骨髓功能,造成病童免疫低下,在日常生活上,主要照顧者需要花費較多的心思,留意病童個別的生活習慣、配合醫療需求做適度的調整,多加注意生活細節,以減少感染之發生。

護理部護理長 胡麗敏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