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健園地
 
     
   
 
 

 

 

 

 

 

 

 

:::


自殺防治守門人 - 親友篇
內容下載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世界每 4 秒鐘就有 1 人自殺未遂,每 40 秒鐘就有 1 人死於自殺,每年大約有 100 萬人死於自殺,因此自殺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台灣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自殺」於 2010 年已排除國人十大死因之列,代表自殺防治相關議題已逐漸受到各界的正視。

大多數民眾認為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從事自殺防治工作,根據 Rickgarn (1994)1指出自殺防治可分為三種介入層次:

  • 第一種是人人介入層次
    指任何人都可以是自殺防治者,例如:家人、親友、同事、同學等,甚至是販售危險物品(例如:賣木炭、繩索、刀子等)的商家,雖無專業訓練,但是能敏感及留意到自殺訊息並陪伴自殺者,必要時能協助尋找或轉介給更專業的輔導或醫療資源。
  • 第二種是技術協助者介入層次
    也是半專業輔導者,如消防隊、警察、學校教師等經由初級訓練以協助預防自殺者。
  • 第三種是專業介入層次
    如醫護人員、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輔導者,協助中、高度自殺危機者。由此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gatekeeper)。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也提醒社會大眾伸出援手,留意身邊需要幫忙的人,能做到「一問、二應、三轉介,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即

    一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二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Rickgarn(1994)建議「4W1H」的問話技巧,重點在於此時生活中發生了何事,使他們落入自殺企圖的行為?了解其自殺行為計畫的各種細節,包括何時、何地、用何種方法、致命性如何等,「4W1H」是指:
  1. What:「發生什麼事件引發你有此決定?」
  2. When:「計畫何時自殺?」
  3. Where:「計畫在哪裡自殺?」
  4. Who:「有無其他的人牽涉其中?」「有無讓你牽掛的人?」
  5. How:「打算用何種手段或方法尋死?」協助自殺危機者釐清造成困擾的事件,避免事件導致無法掌控的混亂感受。

根據Shamoo & Patros(1997)2認為父母也可以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可以嘗試下列的事,有助於孩子走出自殺陰影:

  1. 傾聽小孩的話語;
  2. 當他們緊張、憤怒或難過時,鼓勵小孩去嘗試一切身體活動以減輕壓力;
  3. 協助小孩瞭解他們能力的極限;
  4. 教導小孩照顧他們自己,以得到足夠的休息和健康的飲食;
  5. 鼓勵他們培養興趣;
  6. 鼓勵小孩參與學校和社區的活動;
  7. 建議小孩將必須做的事排序;
  8. 教導小孩以合作代替反抗;
  9. 教導「哭」是一種抒解焦慮的健康方法;
  10. 閱讀好書或彈奏音樂能產生平和以及平靜的感覺;
  11. 如有需要時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請勿幫忙小孩自行用藥;
  12. 去學習如何放鬆和教導小孩如何做;
  13. 鼓勵小孩社交互動;
  14. 鼓勵小孩藉由學習,將挫折的反應或衝動行為轉變成口語表達;
  15. 鼓勵小孩去試著解決問題;
  16. 教導小孩辨識各種情境中的壓力;
  17. 要求小孩列出所有它們感受到的壓力,然後試著去解決其中 1 個或 2 個;
  18. 鼓勵小孩試著用不同因應壓力的方法,如說笑話、幫助他人或運動。

另外,特別提醒當憂鬱症處於恢復期時,也是「自殺」的高危險期,須提高警覺注意病人言行及行蹤,若發現病人有上述情況或任何您覺得不對勁之處,請立刻尋求專業協助;若當您須短暫離開時,請務必知會其他人協助,減少空檔無人陪伴的漏洞時機,讓大家一起防範「自殺」不幸的發生。

 

一問、二應、三轉介,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行政院衛生署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各縣市生命線 當地直撥1995
各縣市張老師 當地直撥1980

 

參考文獻

  1. Rickgarn, L. V. R. (1994). Perspectives on college student suicide. Baywood Pub.
  2. Shampoo, K.T. & Patros P. G. (1997). Helping your child cope with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thought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

 

護理部精神科病房護理長 余春娣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