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題報導
口服化療藥品介紹及注意事項
病理組織切片-癌症診斷的黃金標準
【爲國人量身訂做的健康套餐】-淺談癌症篩檢
 
 
 
 
 
     

 

 

 

 

 

 

 

:::

病理組織切片-癌症診斷的黃金標準
內容下載 :
 

相信很多民眾的求醫經驗中都有過類似的故事:
我發現我身上長了一個怪東西,所以去看醫生,醫生說要切片化驗看看是良性還是惡性。
或者,我去醫院做了某某檢查,醫生發現有可疑的地方,所以做了切片,下次回診再看報告。

遇到這樣的情形,心情難免七上八下,「切片」聽起來好可怕,會不會痛?有沒有危險呢?「化驗」到底要等多久?結果如何?真希望不要是壞東西!這些故事的內容,都是病人接受切片,然後檢查結果出爐,就幾家歡樂幾家愁了。殊不知,當臨床醫師切片取出檢體之後,並沒有一台「神奇機器」可以把檢體丟進去,就有結果列印出來。每份報告都是病理部同仁們親手完成的心血結晶!

對病人而言,「病理」部是個能見度很低的科部,對於社會大眾甚至是醫院同仁都是陌生的。身為一名「病理部」醫師,在我認真自我介紹之後,經常還是被當成「病歷室」同仁。病理科醫師跟其他科別的醫師一樣,經過住院醫師訓練取得專科醫師執照後,才能合法簽發病理報告。醫檢師也和各種醫療人員一樣,都經過國家考試擁有證照。在許多疾病,病理診斷是世界公認最可信的診斷方式,因為如同「真金不怕火煉」,病理診斷也被稱為「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為求慎重,大部分惡性腫瘤,都需要組織切片病理確診,才能進行後續的治療。因此,病理工作絕對是醫療照護中重要的一環。

臨床醫師切片取得的組織,會迅速放入容器中以福馬林(甲醛溶液)固定,使組織離開人體之後不致變質。臨床醫師會將組織來源、術式、臨床診斷等病情資料詳細填寫於病理委託單,與裝在容器中的組織檢體一起送到病理部。病理部收件核對無誤後,再將檢體編號處理。

檢體處理的過程,首先是肉眼巨觀的觀察與測量。簡單的小切片,通常是記錄組織塊的個數、大小、顏色與質地。然後用鑷子將組織包在特殊的濾紙中,再放入組織盒中,以進行後續之處理。較複雜的檢體,則需病理醫師依照專業知識,測量記錄,進一步做切割、解剖、塗色標記、固定等工作,再選擇有代表性之部位採檢,放入一或多個組織盒中。

放入組織盒中的檢體,先浸泡於福馬林中固定,病理醫師會依照檢體種類與狀況決定固定時間,有些檢體會需要超過十多個小時的固定時間。然後組織會以機器進行脫水,耗時十多小時,機器依序將浸泡組織的溶液進行置換,最後組織會浸泡在疏水的溶液中。醫檢師再將組織盒打開,在高溫下以鑷子將脫水後的組織包埋在液態的石蠟中,石蠟冷卻變成固態,組織就被保存在蠟塊之中。這樣處理過的組織蠟塊,可以保存多年,存放於醫院中,日後病人在治療上若有需求,還可以用保存的蠟塊進行其他檢查。

蠟塊製作好之後,醫檢師會以切片機從蠟塊削下僅有數微米(μm)厚的組織薄片,將組織薄片貼在載玻片上。所有玻片都會做最基本的蘇木紫-伊紅染色 (Hematoxylin-eosin stain),然後蓋上蓋玻片封片。病理科醫師收到製作好的玻片,會搭配臨床醫師所填寫的病理委託單,用顯微鏡觀察組織的型態,做出診斷,繕寫報告。

要分辨腫瘤是「良性」或「惡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腫瘤的世界也常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現象,有「披著羊皮的狼」,也有「面惡心善」的腫瘤,所以病理診斷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病理報告的內容更不僅止於「良性」或「惡性」之分,還需要正確的將腫瘤分類。例如肺臟的惡性腫瘤中包含了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轉移癌、淋巴癌、惡性肉瘤等許多種類,治療大相逕庭,有的要開刀,有的要化學治療,所以一定要有正確的病理診斷,才能有適當的治療。

病理報告的內容也不只是腫瘤的診斷而已,許多治療上重要的參考資訊也來自病理報告。以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為例,臨床醫師通常會採檢四個部位的組織,病理報告的內容會針對這四個部位分別寫出組織診斷、分級、腫瘤所佔比例、有無侵犯神經、有無侵犯儲精囊、有無侵犯攝護腺外組織…等重要資訊。

然而,切片診斷也有其侷限。切片是從整個腫瘤之中,依照方法不同,取下數公厘大的幾塊組織,或者細如絲線的幾條組織。從這麼小的檢體之中,病理科醫師要判斷腫瘤的全貌,絕對不是簡單的事。這就好像給你一幅拼圖中的其中一塊,要你猜出這幅拼圖的圖案為何;或者是把一張照片用碎紙機絞碎,發給你其中一根紙條,要你答出這是誰的照片。這種困難的猜謎,就是病理科醫師每天的主要工作。當然,拿到的拼圖或紙條,如果是關鍵有特徵的部位,答對的機率就會高的多;如果拿到比較多塊拼圖,可以參考的提示當然也比較多。要怎樣取得好的切片檢體,讓我們做更快更好的診斷呢?就要靠臨床醫師們切片採檢的時候的功力了!

我們病理醫師承繼了前輩的優良傳統,受到醫界同仁的信賴,雖然身為凡人,卻必須負責不容出錯的「黃金標準」。即使醫學日新月異,各種新穎昂貴的診斷工具不斷推出,卻絕無任何業者願意做這樣的承諾與保證。只有病理醫師會憑著一點自負,滿腔熱忱,和幾分書呆的傻勁,就把這種艱鉅的責任扛下來。藉著這篇文章向各位簡介病理工作,雖然我們沒有直接面對病人,但我們這份看不見的心意,時時都在守護著病人的健康!

病理部主治醫師 尤善琦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醫療機構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