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新生兒人數逐年下降,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加上飲食西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原本單純的餵養行為,變得複雜且困難。幼兒期又稱學齡前期,是指滿週歲到六歲的寶寶,此階段是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良好且適當的營養是必需的。 幼兒期是飲食行為養成的關鍵期,此階段的幼兒容易處於食慾不穩定的狀態,因此父母不但需要為孩子的飲食把關,同時應具備多一些的耐心。幼兒在生長發育上需要的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B、C、D、E、K等)及礦物質(例如:鋅、硒、鈣、鐵等)。從小養成寶寶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的習慣,才能幫助幼兒有良好的生長及發育,並為日後健康奠定基礎。
幼兒期的飲食特性:
三正餐三點心的飲食模式 幼兒由於胃容量小,無法一次進食太多的食物,因此除三正餐以外,餐與餐間可補充點心,以提供足夠的營養素及熱量,幫助身高及體重的正常生長。 幼兒期良好飲食習慣的建立,是希望幼兒能有適當營養的攝取,以達到良好的生長發育。一個具有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孩子,通常性格是較穩定的。在此提醒家長,如不希望自己小孩輸在起跑點,請多花一些心思,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它將終生受用。
資料整理自「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六大類食物介紹」:網址 http://food.doh.gov.tw/foodnew/MenuThird.aspx?SecondMenuID=16&ThirdMenuID=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