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12 月 37 期
 
   

專題報導
感冒了,怎麼辦?
預防感冒與飲食調養
 
頭部外傷面面觀
 
 
 
 
 
     

 

 

 

 

 

 

 

 

預防感冒與飲食調養
內容下載 :
 

每年秋冬是流行性感冒好發的時節,感冒病毒會在抵抗力減弱時,悄悄潛入身體發威,而且病毒不斷變異,也容易造成新疫情的流行。

預防感冒,不要等到病毒侵入身體,平時應該就要提升自我的免疫力。如何才能增加抵抗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小方法著手:

  1. 營養均衡:均衡的飲食是擁有健康身體的不二法門。主食以全穀類為最佳選擇,搭配奶類、瘦肉、魚或豆製品來攝取身體修補及建構所必需的蛋白質。增加蔬菜及水果的攝取,天天至少五蔬果,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許多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維持健康的免疫系統,顏色種類越多代表營養素種類也越多。天然的堅果如南瓜子、松子也有鋅、硒等增加免疫力的營養素,每天可攝取一湯匙取代烹調用油。(見附圖)

  2. 多洗手:手是我們接觸東西的工具,但也潛藏了數不清的細菌及病毒,在烹調、用餐前、接觸病人前後都要徹底的洗淨雙手,才能甩掉這些致病的小惡魔。

  3. 睡眠充足:足夠的睡眠才能讓身體獲得充分的調養;相反的,熬夜及睡眠不足可是會讓免疫力變弱的!

  4. 適度運動:維持適量的體能活動有助於強化體力,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及免疫功能。建議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稍流汗並自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運動強度最佳,有心血管疾病請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

  5.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除非有以下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形,如:急性發燒、對於雞蛋過敏或是接種疫苗曾有過敏反應者。一般而言,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提高對於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減少因為流感病毒入侵感染造成的嚴重併發症機會,以及降低住院率與死亡率。

藉由均衡的飲食及健康的生活習慣來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感冒病毒自然不容易上身!
如果罹患了感冒,要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尤其是發燒及腹瀉時身體會流失水分,可從多喝開水、湯品、果汁來著手;盡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鹹及油炸食物可能會讓不舒服的喉嚨發炎更加嚴重,可以選擇容易吞嚥的溫軟食物。若有腹瀉的狀況,可吃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來減輕腸胃的負擔。

另外,儘量多吃蔬果類,如深綠、橘紅色的蔬果富含維生素A可維持黏膜的正常功能,柑橘類、芭樂、奇異果等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加強免疫力。即使食慾不好,也要少量多餐,增加營養攝取,配合多休息,感冒才好得快。以下提供兩道食譜供參考:

[活力蔬果飲]
食材 奇異果半顆、鳳梨一小片、牛蕃茄1/4顆、柳丁1顆、冷開水100cc
做法 將柳丁榨汁後,與其他食材及水一起利用果汁機攪打均勻即可。

[雞菇山藥粥]
食材: 去皮雞腿肉60g、紫山藥40g、新鮮香菇40g、紅蘿蔔20g、白粥一碗、蔥 末少許、鹽少許
做法: 將雞腿肉切絲、紫山藥及紅蘿蔔切小丁、香菇切片後加入白粥以小火燉煮,起鍋前加入蔥末及鹽調味即可。
營養室營養師 游雅婷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