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病人的及時雨
一口痰,一個呼吸?或是一個絕望? 有的時候我想答案會是一個笑容。 如果你曾經照護過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我想關於「痰」這個東西就絕對不陌生了。剛被分發進耳鼻喉科的時候,心情既忐忑也期待,有人說這個單位很輕鬆,耳朵加鼻子再一個喉嚨,就像感冒一樣,病人出入院如同一聲哈啾轉眼就處理好了。 就這樣,我半信半疑的到了耳鼻喉科,才知道以上說法都非事實。在這個腫瘤盛行的世紀,耳鼻喉科就像是混雜了的頭頸部腫瘤科,每天處理的病人除了那偌大的傷口和比想像中多出的管路外,最多的就屬呼吸道的重建了,無數的氣切內管:shiley、low pressure、teflon、鐵套管、T-tube等...各式各樣的管路,目的只有一個:維持那賴以維生的呼吸道。 以前,關於痰,想到的是骯髒、噁心、臭、黃色和綠色的濃稠物,來到這裡後才知道原來痰還可以有紅色、褐色、灰色等,而且由於術後病人活動量減少的關係常常導致痰積在肺部無法咳出,這時不斷響起的護士鈴和反覆執行的抽痰就成了上班時的主旋律。你永遠無法預知痰會從哪個方向飛過來,不論你站在床尾或是站在側邊,都有可能「中彈」。由於患者還不習慣氣切管的位置,在咳嗽時總先遮住嘴巴,因此這時痰最後的落點可能就會是你的手或臉,你能想像那種感覺嗎? 記得曾看過一個國外的比賽,比賽全世界最噁心的事情,第二名是生吃蟑螂跟毛毛蟲,那第一名呢?第一名就是生喝痰液。由此可知,痰這東西真的是人人害怕人人不喜歡,但這想法隨著工作的接觸開始轉變了... 照顧combined surgery的病人特別有感覺,這種病人是接受一種從手腿取皮重建臉部功能的大手術,一般而言過程長達12小時,在歷經這麼長時間跟死神搏鬥後,患者往往活動力差、傷口不好、管路多、營養差,而且因為顏面受損而不願意踏出房門,在這種種不利的情況下,肺部感染只是遲早的事情,不斷的發燒總讓我們整個班內忙個不停,最害怕的是那monitor不斷的alarm,提醒著你病人的SPO2已經掉到90以下快要黑掉,這時只能不斷的給氧抽痰,在護理站和病房之間匆忙奔走,腿都快跑斷了還要兼顧安撫家屬不安的情緒。這樣的忙碌之下,除了疲憊,還能有什麼呢?我常常問自己到底還能有什麼? 直到某天我終於在病人的身上找到答案了。 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應該說所有跟癌症奮戰的病人其實都很勇敢,痰很多的他因為之前抽痰總是容易有滲血的情形,加上那種近乎窒息的感覺,令他十分害怕抽痰。某天,一口痰哽住了他的呼吸道,硬生生的就是咳不出來,但他仍然堅持拒絕抽痰,結果整張臉脹成了紅色,無論怎麼說服他,他的手都一直阻擋抽痰管的進入,於是我另行設法,趕緊調整他的姿勢給氧氣和藥物,並且不斷的施行背部扣擊,過了一兩分鐘,眼看情況真的不對,他嗆咳的很嚴重,正決定要強力執行抽痰時,一口暗褐色的濃稠痰液在病人的努力之下,咻的一聲~~從氣切套管強力的噴了出來,然後硬生生的從我的臉和髮際飛過...,當時的感覺真的難以說明,只記得有一股臭味和潮濕感,我以為我會生氣的,我趕緊安頓好病人再衝去洗手台洗臉跟頭髮,抬起頭的時候才發現,鏡子裡的我臉上掛著的只有笑容。 是啊,不知道為什麼,有種開心的感覺,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靠著自己的力量把痰咳了出來,也許這個動作在平常人身上是多麼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對病人而言這是多麼偉大的一步:擁有了呼吸的能力代表朝著復原之路邁進了。我走回床邊笑著說:「臭伯伯!你看你的痰都噴到我頭髮了啦,這麼有力氣,這樣明天就要罰你下床練習走路了喔!」這時,只看到伯伯本來不斷道歉跟愧疚的表情裡揚起了一抹笑容,他張大了雙眼不斷的朝我點頭,我想...這是那天上班最美的畫面了。 是骯髒?是污穢?還是一個希望,一個美夢成真?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笑容多可貴,也許我們會有疲憊,也許我們又喘又累,但轉念一想,自己能在他們生命中最辛苦的一段路途中,陪伴他們,盡己所能的幫助他們,這一切讓我覺得好值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