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10年 08月 33 期
與我們連絡
 
 

專題報導
* 台灣之光 - 陳定信教授專訪
* 煥然一新的耳鼻喉部門診
* 家有過敏兒
:符號
 

 

 

 

 

 

 

 

 

 

 

 

 

 

 

 

 

 

 

 

 

 

 

 

 

 

 

 

 

 

 

 

 

 

 

 

 

 

 

 

 

 

 

 

 

 

 

 

 

 

 

 

 

 

 

 

 

 

 

 

 

 

 

 

 

 

 

 

 

 

 

 

 

 

 

 

 

 

 

 

 

 

 

 

 

台灣之光-陳定信教授專訪

內容下載:
PDF

前言

實至名歸 本院內科部陳定信教授以「B型及C型肝炎與肝癌研究及防治」於日本東京獲頒榮譽極高的「日經亞洲賞」
5月19日,本院內科部陳定信教授以「B型及C型肝炎與肝癌研究及防治」於日本東京獲頒榮譽極高的「日經亞洲賞」,這是繼許文龍、張忠謀及張俊彥後,第四位獲得此獎的台灣人,前三位皆屬產業及科技界,因此陳教授的獲獎,也是台灣醫界的第一人!

 

陳教授獲此殊榮,本院同仁也與有榮焉,於是電子報特派記者隨即訪問陳教授,獨家取得第一手的得獎心得!與大家共享。

 

採訪紀實

整個訪問過程中,能夠明顯感受到教授對於研究的執著,以及謙虛的態度。採訪小組不能免俗問了媒體及大眾想要瞭解的問題例如:得獎感言及未來期許等。但教授始終謙虛的表示:「獎項絕非僅屬個人,而是代表整個台大研究團隊受到的肯定!」突顯出教授的風範。

 

同時,他對自己研究領域上,仍有許多的想法及期待,認為得獎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逗號,並非句點,而且現在科技發達,研究範圍也越來越廣,深度越來越深在醫學的領域之中,仍有太多的問題尚待發掘和解決。他也說年輕一代的同仁們都應該比上一代的表現更優秀,因為早期在資源、資訊皆不足的情況下,前輩們都能有不錯的表現,更何況現在資源資訊充足,理應發掘更多未知的問題,並希望能藉由醫界的傳承,讓下一代研究者更能發光發熱,青出於藍,早些立足世界。陳教授曾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他也期許醫學生及年輕的醫師們,能夠及早認清醫學的本質,全心投入,並持有多一點的理想。

 

陳教授與他研究路上的好伙伴

採訪小組請問動物實驗的模式,教授特別分享了以「土撥鼠」做為研究對象的經驗,大部份生物醫學的實驗皆以老鼠為實驗動物進行研究,而土撥鼠卻是唯一最佳的「人類B型肝炎動物模式」(即牠自己也會得到土撥鼠B型肝炎病毒感染,並且成為帶原者,以後也會併發肝癌)跟人類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情況非常相似,十分特別。帶B型肝炎病毒的土撥鼠取得不易,還須透過層層方式才有可能,因此所做出的研究成果特別珍貴,教授甚至將過世後的土撥鼠做成標本,成為研究路程上一段可貴的回憶。

 

 

護肝小秘訣

教授曾被稱做「肝帝」 (這個名字太霸氣,唯我獨尊,事實上教授並不十分喜歡),採訪小組當然也就問了大家都想知道的「保肝」的話題,當場教授就表示沒有保肝、也沒有爆肝的說法,或者是只要長期工作就會造成肝功能降低等,一切都是媒體所給予大眾的錯誤觀念。教授說「肝」是個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只要「不要破壞、避免傷害」就好了。

 

以下就是台灣肝帝提供的不傷肝小秘訣:

1. 不過量喝酒:喝酒過量易造成脂肪肝及肝臟發炎,對肝臟的損傷很大喔!而且酒的熱量不低,同時又常會配菜吃,也容易發胖。
2. 不隨便吃藥:一般人認為吃藥傷腎,沒想到也有可能造成對肝的損害,所以不隨便亂吃藥,也是保護肝的好方法。
3. 不隨便打針或不在身上穿洞:這部份主要為C型肝炎及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也是要好好注意。尤其是最近很多青少年,好時髦,身上無處不穿洞,更要小心。
4.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作息正常:作息正常是身體健康的一般原則,所以我們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如有適當的運動更佳。

 

採訪小插曲

訪問當日至陳教授的辦公室,發現辦公室內有很多牛的雕像及畫作,初以為是因陳教授生肖屬牛,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陳教授很喜歡水牛,非常敬佩水牛任勞任怨的精神,所以收集了很多牛造型的雕像或是畫作,下次有機會到陳教授辦公室的同仁,不妨可以數數裡面的牛有幾隻。

 

 

top

 

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