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長期以來一直是國人主要的致命殺手,2008年為台灣死因的第三位,是成人身心障礙的主要原因,對於個人身心、家庭、社會都有很大影響,如何預防中風發生或降低中風後的障礙程度是需要關心的課題。
中風是因為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破裂或阻塞使得腦細胞壞死所引起,主要分為三種型態:缺血性中風(腦梗塞)、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與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台灣腦中風登錄調查,75%是缺血性中風、20%是出血性中風、5%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風主要是因為頸部或腦部的動脈硬化引起,或是心臟內產生血栓流至腦內血管堵塞引起。出血性中風則多數是因為高血壓控制不良使得腦內血管破裂引起,此外腦血管畸形亦為重要原因。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大多是因為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出血,大部分患者年紀較輕,動脈瘤未破裂前多無症狀,但一旦破裂則易陷入昏迷,致死率高。
現今已很清楚中風的危險因子,只要控制得宜,即可大幅降低中風的發生。中風的危險因子可分「無法改變」以及「可以改變」兩大類。「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氣候與遺傳等等;「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抽菸、過量飲酒、頸動脈狹窄,以及肥胖、心房顫動和其他心臟疾病等。其中特別需強調三高的控制,即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七成的中風與高血壓有關,許多研究顯示,高血壓是僅次於年齡的危險因子,血壓的控制不分年齡與性別,均應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與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血壓的控制比選擇那一種降血壓藥物更重要。而血壓高常沒有什麼症狀,一旦有高血壓即應常量血壓並記錄、規則服用降血壓藥物。脖子酸緊疼痛或是頭暈多與血壓高或是血管硬化無關連,頸部僵硬大多是因頸椎退化或是姿勢不良所引起。此外,四成的中風病患已有糖尿病與高血脂症,這三者與飲食、生活習慣都密切相關,應自年輕時即多加注意,血壓更應自青少年時期即開始注意。最近天氣漸冷,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會明顯增加,特別是已有高血壓或心律不整的病友,容易因為突然的氣溫下降使得血壓飆高而致腦血管收縮或破裂,應特別注意。
中風是無聲的殺手,先前徵兆多不明顯,等到察覺時往往憾事已發生,出現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吞嚥困難或是昏眩、步伐不穩、突然視力模糊等表現。但並非無法挽救,一旦懷疑發生中風,應立即送醫不要遲疑,即使症狀幾分鐘就解除的暫時性腦缺血也不例外。腦細胞一旦沒有血液供應短短幾分鐘即開始細胞死亡,腦血管阻塞後腦細胞是以每秒數百萬壞死的速度進行,因此如何儘可能快地恢復腦血流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迄今僅有血栓溶解治療能有效改善神經功能受損,過去宣導的黃金3小時搶救時間,現已可延伸至腦中風發生後4.5小時內給血栓溶解藥物仍可能有效,原則是愈快給藥效果愈好。很多家屬在患者中風後,常會猶豫不決,考慮要送那家醫院、打聽醫師,其實中風的醫療時間比醫師重要。
神經部與腦中風中心醫師 鄭建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