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牙科照護醫療
本院醫院牙科部自1955年8月遷至醫院西址研究大樓,當時只有8台牙科治療椅;在歷屆主任以及醫院院方的支持之下,分別於1963年、1974年、1977年、1993年逐年擴充至現在的規模,主要以提供牙科專科醫療服務的方式來營運。然而隨著醫療品質逐漸受到重視,現今醫療服務理念已經從單一的疾病診斷治療,逐漸轉形成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照護醫療(Total Patient Care, TPC)。本院牙科部順應當前的醫療需求,於2002年以原先一般牙科診區為空間,開辦小型牙科TPC門診,經過數年營運,病友的滿意度以及醫療品質也有顯著的提升。
因此,門診區域的改建與重新規劃,提供擴大開辦「整體牙科照護醫療」的硬體空間與設施,將是本院牙科部發展的重點項目。此外,站在培養牙科專科人才與發展專業醫療的角度,牙科專科醫療服務的營運編制仍有其實質上的必要性,如何就原有的專科門診進行合適的診區規劃與設計,提供專科醫療服務做為整體牙科醫療照護的後盾,並且作為專科醫療人才訓練的場所,成為我們的目標。因此,本院牙科部透過牙科門診的改造計畫,將門診空間重新做合適的規劃,藉此達到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及臨床醫療教研品質等目的。
一目瞭然的牙科部病友候診室
牙科部病友候診室 (圖一) 除了設有一目瞭然的叫號燈外,也提供影音娛樂,其設置概念大幅改善傳統讓病友在熙來攘往的走廊兩側等候之作法,雖然佔據了寶貴的門診空間,但病友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調整身心狀態,相信更能面對接下來的口腔診療工作。
 |
 |
圖一:牙科部病友候診室 |
圖二:口腔顎面外科獨立診間 |
高感控規格的口腔顎面外科
從中央走道進入牙科部第一門診,第一個遇上的就是口腔顎面外科。為因應口腔顎面外科之診療特性,設置概念已獨立診間為主,讓病友能在一個安靜的氛圍下接受門診手術。此外,也配置如腳動感應開關等設備,以滿足其對感染控制高規格的要求。(圖二)
整潔明亮的走道迴廊
一改以往對醫院走廊混亂而擁擠的刻板印象,在迴廊中除設置暖色系的觀景臺,營造温馨的診療氣氛外,而壁面也懸吊了各種口腔衛教知識的海報、醫師輪值表及就診需知等資訊已供病友參考。此外,簡潔易懂的地理位置指示牌也可以讓病友不再陷入迷路的窘境。(圖三)
 |
 |
圖三:牙科部走道迴廊 |
圖四:牙科放射線室 |
設備先進的牙科放射線室
在牙科醫療領域中,牙科放射線在診斷上扮演着非常重要之角色,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牙科放射線室之整建也顯得格外重要。這次除升級既有的設備外,包括診療執行動線及人力規劃上也重新調整。另外,牙科專用電腦斷攝影更是國內醫療機構中之領先指標。(圖四)
完善舒適的特別診療室及門診手術室
因應現今國內對於優質舒適牙科醫療服務的社會需求,並且考量國內外牙科醫療發展的趨勢,特別診療室以主治醫師專業醫療服務為重心的優質牙科醫療門診,其中包括國內第一個成立的牙科鎮靜麻醉門診、因應顯微醫療時代來臨而設置的牙周及牙髓顯微手術門診、提供假牙贗復選擇之外重建缺牙區功能的口腔植體特別門診等,有別於一般教學診,其主要借重台大牙科部醫療技術專精的專科主治醫師群,以高品質、高效率為主要訴求,樹立台大牙科醫療服務獨一無二的優質形象與品牌。並配合醫院推行國際旅遊醫療的計畫,提供本院牙科部強項臨床醫療服務,提升台大醫院牙科部在國際醫療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達到成為亞洲國際牙科醫療服務中心的目標。(圖五、六)
 |
 |
圖五:特別診療室 |
圖六:門診手術室 |
跨團隊合作的齒顎矯正科
 |
圖七:環境開闊齒顎矯正科 |
齒顎矯正科除了齒顎矯正治療外亦提供各類特殊治療,包括:迷你植體矯正治療、居家美白、正顎手術齒顎治療、合併牙周病與義齒重建之矯正,長期與口腔顎面外科、整形外科、牙周病科及補綴科之間的會診與溝通管道通暢,藉由跨科團隊合作及討論會交換治療計畫之意見,確保病人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提供病人整合性優質治療。(圖七)
牙科部第一門診的重新規劃、整建,清楚的區分完全以服務為主及須配合教學的門診區塊,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進一步改善以往臨床教學的缺點,建立受訓醫師正確的醫療觀念,提供病友舒適的醫療環境、提高醫療服務品質、推展新的醫療項目。未來也將根據不同的醫療訓練需求與醫療服務屬性,於第二、三門診重新規劃牙科門診空間運用,設置以教學為主的「一般醫療醫療門診區」,並以訓練醫師對象的不同再劃分為整體照護醫療門診區以及專科醫療門診區,使病友的就診動線更為順暢,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牙科照護醫療,進而提高病人對牙科部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牙科部 林俊彬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