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 腸造口醫療團隊
* 新生兒篩檢中心
 腸造口醫療團隊
 
 
本院腸造口醫療團隊的成員包括外科主治醫師、總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大腸直腸科病房護理人員、外科專科護理師及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等。在造口照護的整體醫療方面大家共同努力提供造口病人連續性與整體性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為了使病人能夠得到良好的造口傷口照顧,造口病人自住院開始一直到出院後在門診的後續追蹤,由腸造口醫療團隊的醫護人員提供病人一套完整的醫療照護,以防止或減少造口及傷口併發症的發生,期待造口病人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在出院後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能儘早重返社會。
 
* *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教導家屬造口貼袋 造口傷口小組洪秀麗與巫貴英護理師榮獲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95年度護理創作競賽」優勝獎,
作品名稱為『簡易拋棄式造口便袋』
* *
造口傷口小組洪秀麗與巫貴英護理師榮獲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會95年度護理創作競賽」成績表現優異
 

醫療照護方面
造口、傷口與肛門之護理,包括肛門病變、各類傷口、腸胃道及泌尿道造口之護理。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接受住院及出院之肛門病變、傷口、腸胃道及泌尿造口病人之照會。

    一、肛門病變之護理:
    提供肛門病變包括痔瘡、肛門廔管、肛門膿瘍及失禁等病人施行
    1. 坐浴護理。
    2. 提供病人肛門傷口護理,衛教指導及護理諮詢。
    3. 指導病人居家自我照顧。
    二、各類傷口之護理:
    包括壓瘡、腹部縫線裂開傷口、癌症傷口、引流管周邊滲液、周圍皮膚潰瘍、糖尿病足等異常性與複雜性之傷口。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教導護理人員與家屬如何處理
    1. 評估傷口位置、大小、深度、滲出液性質(量、色、味)。
    2. 正確使用傷口評估工具,給予適當之傷口護理。
    3. 選擇及使用適當敷料與傷口用具 (如各種敷料、外科傷口引流袋等)。
    4. 指導居家護理與自我照顧。
    5. 記錄及追蹤傷口狀況。
    三、腸胃道及泌尿道造口之護理:
    1. 由醫師評估病人與建立造口之需要。
    2. 手術前評估病人生理及心理需求,提供術前認知指導及心理諮商,必要時聯絡造口志工 協助克服心理障礙。
    3.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於病人手術前實施造口部位的畫位(stoma siting) 。
    4.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提供病人術後造口護理指導,為每位病人及其主要照護家屬進行30~60分鐘之實際操作示範教學與回示教,其衛教指導內容包括:
      • 排泄物的處理。
      • 周圍皮膚保護及造口傷口的護理。
      • 造口貼袋 。
      • 造口用具之準備。
      • 結腸造口灌洗訓練。
      • 自我照顧方法與居家生活注意事項包括沐浴、飲食、運動、工作及穿著等。
    5. 住院期間由病房護理師協助持續性之指導及護理;而對於複雜及合併異常併發症之造口,由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收案,並進行持續性之監測及護理,以建立完善之療護過程。
    6. 針對病人之問題與需要,與相關之醫療團隊取得必要之溝通和聯繫。
    7. 過程中積極協助病人與家屬適應改變並提供正確之照顧病人的方法及資源。
    8. 出院前完成各項認知及技能之學習成效查核,出院時一律收案,並於病人出院後1~2週內由病房護理師電訪追蹤病人及家屬之適應狀況,平均每月約服務 20人次。
    9. 出院後若病人在照護或適應上有特殊需求或困難時,將於門診造口傷口治療室門診,由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及玫瑰之友志工提供服務及照護資源(造口用具、敷料、造口腹帶)。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每日平均門診病人的服務量人次約15人次。
 
* *
門診造口傷口治療室
* *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擔任研習會、本院與醫學院之臨床授課講師
 
公益活動方面
  1. 本團隊於民國86年12月協助成立『中華民國玫瑰之友關愛協會』。
  2.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定期於每月初的星期五中午參與北區玫瑰之友關愛協會義工之工作檢討會;參與協會每年所舉辦之北中南全國大會活動;以及擔任『中華民國玫瑰之友關愛協會』之諮詢護理師。
  3. 於每年四季舉辦北區玫瑰之友關愛協會之病友會活動。

* *
玫瑰之友關愛協會的志工至病房關懷住院病人
* *
『世界造口日』造口醫療團隊至病房關懷住院病人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目前有二位護理師,負責提供全院東、西址病房、門診與急診病患有關造口傷口之護理與諮詢服務的工作。在整個造口醫療團隊當中擔任溝通橋樑與第一線角色的重要工作人員,同時讓病人與家屬在術前及術後對執行造口術均有正確的認知以減少他們的焦慮。病患於出院後心理及社會行為適應,生活品質及壓力適應等問題,都是病人術前、後隨時面對的變化。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在這過程中有衛教、傾聽,諮詢、協助與支持者等多元化的角色,以力求提供病患最溫馨最完善的醫療品質,使病患除了在住院期間能得到最完善最專業的醫療服務,造口病患出院後也能同樣獲得一致性與持續性的優質醫療服務。因此造口醫療團隊能夠於病患術前、術後及門診等都能提供長期之後續服務,使術後造口病患的併發症降至最低,期待病患儘快重返社會、重建燦爛的人生。

 
造口傷口小組護理師 巫貴英  TOP
 新生兒篩檢中心
 
 
*由於部份先天代謝異常疾病,通常在新生兒出生數月後,表現疾病的臨床症狀而造成傷害,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如何早期診斷並加以治療,為新生兒篩檢最重要的目的。本院自民國72年12月受衛生署委託設立優生保健諮詢中心起即參與優生保健相關工作之制定、研擬並承辦新生兒先天代謝疾病篩檢工作迄今。新生兒先天代謝疾病篩檢工作是經由檢驗新生兒之血液而得知新生兒是否罹患某些先天代謝異常疾病,並給予這些患嬰適當的治療,使之不至於發病造成身體永久性的傷害。目前超過99.5﹪新生兒會在出生後48小時內採腳跟血,滴在濾紙血片上,陰乾後,寄送至本院新生兒篩檢中心或其他篩檢中心進行新生兒篩檢。這樣的篩檢普及率,使我國新生兒篩檢已列入先進國家之列。
 
 
 
行政院衛生署國健局原指定國內篩檢的疾病有五項:包括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高胱氨酸尿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等。
 
本院新生兒篩檢室自從事新生兒篩檢工作以來,新生兒篩檢系統於一九八四年一月起至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年中由全臺灣地區共篩檢超過 250萬名新生兒,其中
  •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的發生率為 62分之一
  •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的發生率為 2,109分之一
  • 苯酮尿症的發生率為 38,897分之一
  • 半乳糖血症的發生率為 83,778分之一
  • 高甲硫酸血症症的發生率為 128,132分之一,其中包括一名高胱胺酸尿症。
這些患有先天代謝異常的新生兒,在本院的治療之下,其智力發展有大幅改善甚至為正常智力,與以前所知的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或苯酮尿症會導致身材矮小或是嚴重智力障礙相比,治療效果有大幅改善,顯示新生兒篩檢可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功效。
 
 
 
本院率先自 2000年起增加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篩檢,自 2001年新增串聯質譜儀篩檢,可同時檢驗包括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有機酸代謝異常疾病,脂肪酸代謝異常疾病共超過 29種疾病。 本院檢驗發現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的發生率為32,002分之一,串聯質譜儀分析異常的發生率為 6,883分之一。
 
由於串聯質譜儀篩檢檢驗方法的快速及準確,可幫助許多以往無法得到及時治療的患嬰,整體而言,串聯質譜儀篩檢項目提供了父母與醫師更好的工具,以早期監測病患的狀況,適時給予醫療介入與治療。美國因此於 2006年建議全國應該接受串聯質譜儀新生兒篩檢。
 
我國行政院衛生署國健局也自 95年 7月 1日起新增 6項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項目,包括
  •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 串聯質譜儀檢驗相關疾病含楓漿尿症
  • 中鏈醯輔酶Α去氫酶缺乏症
  •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 異戊酸血症
  • 甲基丙二酸血症等
合併先前指定的 5項檢驗疾病,共建議了 11項疾病的檢查。
 
 
 
本院更進一步獨步全球,開發兩項先趨篩檢項目,分別為「龐貝氏症」及「法布瑞氏症」,於 2005年開始先趨篩檢計畫,此為全球首次對此類疾病之新生兒篩檢。
 
結果顯示新生兒篩檢確可使龐貝氏症患者得到早期治療,而大幅改善這些患者的預後。
 
此項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的期刊,並得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認同,相計準備或開始此類疾病的新生兒篩檢計畫。
 
 
 
*新生兒篩檢的進行,包括產婦的教育,新生寶寶出生後於出生醫院接受第一次檢驗,篩檢中心回報檢驗結果,如有檢驗結果異常,則表示異常情況的嚴重度建議家長進行第二次檢驗,或是到確認醫院進行相關檢驗及治療。
 
因此新生兒篩檢之作業系統,分別由
(一)檢體採集作業系統
(二)篩檢中心作業系統
(三)追蹤複檢系統
(四)確認診斷系統所組成。
 
這些系統分別由全國之婦產醫療院所、新生兒篩檢中心、確診醫院及公衛系統負起採檢、篩檢、追蹤複檢及確認診斷的工作。各系統間需相互支援配合,以期能在有效期間發現病患,確認診斷,並進行治療或教育預防措施,以免病情無法控制,以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本院新生兒篩檢室的每位同仁,除持續致力於提升實驗室檢驗的品質,並致力於民眾的教育,加強與採集機構、確認診斷醫院等相關單位之聯繫,以期一步提升本院新生兒篩檢工作之相關服務品質及效率。相信在本院新生兒篩檢室每一位成員的努力之下,一定能為本院服務的新生兒做好把關工作,並期許我們能繼續今日的成績,使全台灣乃至於全世界之新生兒篩檢工作更上一層樓。
 
 
胡閔慧、簡穎秀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