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 健康上菜 黃金球果
* 因為有愛,讓我們快樂
 健康上菜 黃金球果
 
 
  • 材料:
    黃心地瓜、南瓜子、黑白芝麻、油
  •  
     
  • 做法:
    1. 黃心地瓜洗淨,入電鍋(或蒸箱)蒸軟後,放涼去皮,趁熱加橄欖油(或芥花油)拌勻,備用
    2. 戴手套手手搓成圓型,最後裹上綜合種子類
  •  
     
  • 示範:
    蔡洽豐廚師

 
營養室  TOP
 因為有愛,讓我們快樂
 
 
~臺大醫院志工隊服務剪影~
* * *
出院病人關懷訪視
不只關懷病人,也撫慰家屬的情緒
急診服務
協助測量來診病人的體溫及血壓
住院病人關懷訪視
代表院長問候與關懷,並祝其早日康復

王女士參與出院病人關懷訪視服務,衷心服務病患及家屬,在96年8月的一次關懷訪視服務,病患是位因感冒引起病毒侵入骨髓,而做了骨髓移植的年輕人。病患住所在北縣郊外山區,王女士不辭路途遙遠,毫無怨言的夥同同組志工,一路巔跛的開車到案家,並以自己拿手的手語帶動活動,融入協助教導病患手部運動,減輕病患復健及臥床的苦痛,更是為照顧的家屬帶來了無比的信心和鼓勵。

楊女士在擔任腫瘤病房志工期間,發現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仍以樂觀的態度坦然面對,開始接受腹膜透析治療,期間依舊持續擔任志工工作。楊女士於單位服務時,若遇到其他腎友有困擾,常以自我經驗給予腎友支持及鼓勵,讓他們有信心接受須治療的事實,而勇敢面對未來的生活。

楊先生精通英語,每次外籍病友到院看診,遇有對門診位置不清楚或不瞭解看病流程者,楊先生都會以最親切的態度為其服務,如98年1月31日上午有一位南非籍女病友繳費時,因現金不足,且其金融卡無法在本院提款機提款,楊先生還帶她到院外銀行提現,並陪其結帳領藥,楊先生之服務熱誠令人敬佩。

許先生在民國87年間曾經發生過重大車禍,頭顱及脾臟受到重大傷害,頭部縫了90多針、且割除已經撞碎的脾臟,在加護病房住院三天後轉至普通病房住了半個月才出院。住院期間曾受到許多志工的協助,恢復健康後,許先生即開始在本院當志工。有一次,許先生陪同病患照X光的時候,發現病患狀況有異,立刻至內科來診通知護理人員前往處理;因處理得宜,免去病患可能發生休克的風險,事後家屬十分感激許先生當機立斷的處理。又有一次,有一位被熱水燙傷的五、六歲兒童前來急診掛號,許先生問明家屬尚未對孩童做初步的沖冷水動作,即報告篩檢站護理人員。獲得應允後,許先生立刻帶該兒童至重症沖洗間,協助該名兒童沖冷水約半個小時。許先生不但從旁協助沖冷水,且不時安慰兒童及家屬,讓家屬心情能夠比較紓緩一些。

吳女士本身為腦瘤患者,經歷腦部開刀與語言復健過程,於96年1月份加入臺大醫院志工行列,服務於復健部門診,對於病人的病痛感同身受,每週三上午9:00有一位接受職能治療的老奶奶,每次人還沒到復健登記櫃台報到,吳女士就已經先到門口備妥輪椅迎接老奶奶,好讓老奶奶的兒子可以安心的去找停車位,這樣貼心的服務連續了半年之久。

王女士為臺大醫院急診志工,有一次下大雨,一位女大學生騎機車上學途中發生車禍,手腳均有外傷,被救護車送到急診時非常驚慌,王女士詢問之下,該學生只有一個人在台北,即幫忙病患脫去雨衣,並安撫病患安心接受治療,帶病患去照X光,且告訴病患發生車禍要如何處理的細節,有如對待自己子女一般細心的照顧。另有一次有病患來掛急診,當時掛號的人很多,王女士看這個病患情形有異,似乎呼吸困難,立即告訴篩檢站護理人員先予處理,篩檢後送至重症病房即刻處理,免去不幸事件發生,家屬十分感激。

劉女士服務於輪椅借用站時,看到行動不便的病人,立即上前攙扶,協助病友安全地坐在輪椅上面,若是沒有家人陪伴,劉女士會主動推送行動不便坐輪椅的病友至診間就診、結帳、領藥,遇到需要借用推床的病人,劉女士也會協助家屬移送病人,讓病人感到非常溫馨且有安全感。

張先生在1990年發現罹患糖尿病,對人生充滿沮喪、徬徨、無助與疑惑,82年在本院接觸臺大糖尿病友聯誼會後,有機會與病友交換治療心得、互訴得病的心路歷程,獲得自我照顧的知識,因而重燃自信心,遂在臺大醫院當起志工服務糖尿病友。目前固定每星期一、二、四下午,於本院糖尿病友聯誼會擔任諮詢服務志工,協助病友罹病後的心理調適,張先生亦在本院新陳代謝科門診時間,前往候診區為病友解惑。為解決糖尿病友罹病後封閉、裹足不前的心態,乃勤辦理病友的健康講座及戶外自強活動,已經持續數年,每次活動均有邀請醫護人員隨行,活動安全可靠。

王女士為乳癌患者,本著同病相憐的心情於民國82年9月加入本院乳癌病友探訪服務。服務過程中曾遇到一位病友,當時她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且行動不便,而她的先生需工作,孩子在上學,在治療期間家中沒有任何親友能夠協助陪同就醫,因此她想放棄治療,當王女士知道這位病友的處境後,義不容辭的在每次看診日時到病友家接她,陪她就診,再送她回家,就這樣持續到她住進了安寧病房。在擔任志工的第三年,遇見了一個很年輕的罹癌女孩,她相當排斥醫護人員所進行的治療,總是蒙著被子,不願見人,病友或許正處於極度的恐懼與絕望中,而正因為王女士亦有著曾罹癌的相同經驗,在多次的耐心接觸與談話後,病友漸漸的願意打開心房,為了健康,勇敢對抗病魔。種種事蹟,無法細數,解開了不少罹癌患者內心的結,撫慰許多家屬的心靈,也挽回許多本來已經想放棄的心。

蔡女士在安寧緩和病房服務,本身具備有白衣天使的專長,卻義務貢獻給需要的患者,洗澡、按摩、翻身、唸繪本...每一件事都熟練、敏捷又溫和!對所服務者視病猶親,尤其對孤困的家庭特別體貼、照顧,在服務中安穩一顆顆因面臨訣別而起伏的心!除了病房值班,更配合護理師做居家服務,屢次協助關懷需要的病患;遇到特別有需要的家庭,更像7-11一樣(連她先生都幫忙接送),曾經待在病家協助助唸八小時之後的拔管,讓家屬不必擔心!蔡女士還常常協助團隊完成病人心願,無論是病人子女在病房訂婚、病人畫作在交誼聽展出、病人偕夫婿及家人重遊懷念之地、病人想到海邊踏浪、病人與偶像見面…,相關的周邊安排、活動現場的人力、事後的專輯或海報,她都全力(也邀集其他志工一起)參與,非常有安寧病房志工的使命感!

這樣令人感動的服務每天都在臺大醫院上演,以後也將會繼續的發生,這一群默默付出的身影,每天忙碌的穿梭在醫院各角落,也許他們不是聚光燈下的主角,卻絕對是不可或缺、功不可沒的好角,值得大家給他們最響亮的掌聲與喝采!

 
社工室 高淑美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