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 腹腔鏡微創手術之進展
* 本院「尼曼匹克症C型治療成果發表」
* 「NTUH- Novartis Clinical R & D Center」成立
 腹腔鏡微創手術之進展
 
 
當代外科手術之新趨勢 - 微創手術
 
微創手術是當代外科手術的新趨向。外科醫生只需通過數個小傷口,便能把內視鏡及各種精密的操作儀器放入體內進行手術,從而替代傳統需要偌大傷口才能完成之手術。更重要的是,兩者所達成的手術成果是相同的,並不會因較小的傷口而影響手術的廓清程度或預後。由於微創手術應用的器械相當精細,因此能減少因手術所導致的創傷及出血量,使病人在術後能較快地康復及較早出院,微小的傷口也可獲得較為美觀的疤痕,傷口的痛楚及感染的機會也因此而大大減少。
 
 
無充氣式腹腔鏡微創手術
 
傳統腹腔鏡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必須於患者腹腔內充入二氧化碳以提供手術中之操作空間;然而,二氧化碳充填造成的腹內壓力增加,卻可能因而產生併發症,包括有心血管壓力的增加,肺部呼吸系統阻力的增加,靜脈回流阻力增加等等,對於高齡患者及兒童並不適合。甚者,由於傳統腹腔鏡手術,術中的影像是經由腹腔鏡攝影系統連接至螢幕上,因此手術操作時,經由螢幕顯示之畫面,會由實際上的三維空間降階成二維空間,對於初入門者之學習及緊急事件之應變,皆會造成相當的影響。
 
 
臺大醫院一般外科團隊,在主任林明燦教授的指導下,目前致力於發展「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這項手術結合了腹腔鏡傷口微小的優點,亦減少腹腔鏡氣腹充氣時可能帶來的併發症。手術的方法是將患者的腹部以迷你傷口(大約二至三指幅長度)劃開,接著再以林教授精心設計之器械(圖一、圖二)將患者腹部提高,形成了一種模擬傳統充氣式腹腔鏡的手術操作環境。手術操作時,術者可以經由迷你剖腹傷口以眼直視手術器官,亦可經由腹腔鏡攝影系統之協助,在內視鏡螢幕下執行手術,彌補了傳統腹腔鏡二維空間視野的限制。林教授設計之無充氣式腹腔鏡器械,亦已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之專利證書、為獨步全球之創新發明。
 
* *
圖一、無氣式腹腔鏡開腹器支撐結構 圖二、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實景
 
此外,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由於不需使用氣體充填至患者腹腔,自然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傳統充氣式腹腔鏡造成腹內壓增加所引起之併發症;另外值得一題的事,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由於不需使用二氧化碳,在環保方面,亦為了綠色地球貢獻了一份努力。有關傳統剖腹手術,傳統腹腔鏡手術,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之比較。(表一)
 
表一
  傳統剖腹手術 傳統腹腔鏡手術 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
手術時間 適中
失血量 適中
止痛劑用量
術後恢復時間
腫瘤治療效果
心血管影響 輕微 嚴重 輕微
學習難易度 容易 困難 適中
手術觸感 最佳 適中
環保(二氧化碳使用)
 
 
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可以應用於幾乎所有的腹腔內器官手術,包括胃切除手術,大腸切除手術,脾臟切除手術,膽囊切除手術,總膽管切開取石術,小腸繞道手術…等等,甚至是高難度高風險之肝臟切除手術。臺大醫院一般外科團隊利用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已完成百餘例之胃部切除手術及其他數百例之各種腸胃道手術。這些為數眾多的臨床資料,經過整理,亦已發表多篇國際學術期刊及應邀演講於國際醫學會議,在醫學上如此的重大成就,已是國際有目共睹。
 
 
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
 
在林教授之領導下,本院腹腔鏡團隊,憑藉著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之基礎概念,在今年年初,連續完成了領先全國之單孔微創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一步將腹腔鏡手術推臻至另一崇高境界。將傳統三至四個微小的傷口,減少成肚臍下唯一、長度大約一點五公分的傷口,患者的疼痛程度更因此大幅改善。
 
 
展望未來
 
臺大經驗之無充氣式腹腔鏡手術,業已成為領先全國之重大外科成就。展望未來,各式微創手術必當精益求精。許多複雜之功能性手術,例如胃隔間或胃腸吻合繞道手術以減輕體重,治療直腸脫垂之直腸固定術,業已成為常規例行之手術。此外,秉持著臺大人追求卓越之精神,高階內視鏡手術之計畫已著手實施,期望能在最短時間之內達成國際一流醫學中心之目標,執全球腹腔鏡手術之牛耳。
 
 
雲林分院主治醫師 李柏居  TOP
 本院「尼曼匹克症C型治療成果發表」
 
 
尼曼匹克症C型是一種脂質代謝異常的遺傳疾病,過量的脂類累積於病人的肝臟、腎臟、脾臟、骨髓,以及腦部,將造成這些器官的病變。患者可能先出現肝脾腫大的現象,接著就是智能與運動功能的退化(如吞嚥困難、行動障礙等)。其發病年齡不一,有些病人出生不久就有症狀,也有到了成人才發病。台灣的患者大多於十歲左右開始出現症狀,可能在症狀出現幾年之後就已經有嚴重的退化,甚至死亡。目前國內的患者不到十位。
 
 
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的研究團隊,得知歐美著手進行原為高雪氏症的藥物(Zavesca,學名miglustat),來治療尼曼匹克症C型的臨床試驗。由於這是尼曼匹克症C型的唯一可能藥物,當時台灣患者病情都在惡化中,所以臺大醫院團隊立即著手尋求治療台灣病人的可能性。因為健保尚未將尼曼匹克症C型納入此藥物的給付範圍,在健保尚未給付情形下,如要家長自費使用,每個月藥費每人會超過新台幣三十萬元,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在臺大醫院、罕見疾病基金會、以及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協助下,臺大醫院於2005年9月開始為5位患者進行治療,並密切追蹤他們的治療成果。
 
 
在這幾年的治療中,此藥物有效遏止病況的惡化,並且改善了患者吞嚥困難的情形,不僅降低肺部感染的機率,也讓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所改善。此外患者在身體靈活度、語言能力等的回復上也小有成果。在這一段時間中,有幾次發生藥物青黃不接,患者在未服藥的狀況下,病情急速惡化,恢復服藥後惡化的狀況才又得到控制,可見治療之重要性。此項治療成果也多次發表於國際學會及期刊。
 
 
經過長期臨床治療經驗的累積,此藥物終於在今年1月底由歐盟通過為治療尼曼匹克症C型的藥物,國民健康局罕病委員會也已經同意此藥物可用以治療尼曼匹克症C型。
 
公共事務室 彭道華  TOP
 「NTUH- Novartis Clinical R & D Center」成立
 
 
臺大醫院與台灣諾華合作成立「NTUH- Novartis Clinical R & D Center」
 
由於生物科技的發展,目前許多疾病皆能透過新藥的使用,獲得治癒及有效治療。轉譯研究及臨床試驗研究是研發新藥及生技產品最關鍵的一環。行政院 衛生署為建構台灣為亞洲區域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委託臺大醫院成立『國家級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臺大醫院為亞太區卓越醫學中心,而諾華藥廠為全球研發新藥及健康照護的領導者。臺大醫院與諾華藥廠為了強化雙方於國際臨床試驗與新藥研發的合作關係,於中華民國98年3月13日簽約成立「NTUH- Novartis Clinical R & D Center」並簽署合作備忘錄。
 
 
瑞士諾華製藥集團(Novartis AG;NYSE:NVS) 是全球研發創新藥品的領導企業,2008年營收達 415 億美元,研發經費達72 億美元。目前諾華在臺大醫院有22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包括7項早期臨床試驗〈第一期和第二期〉。
 
 
諾華第一個在台灣進行的新藥TKI258腎癌第一期臨床試驗(prove-of-concept),全球只選定美國、英國、法國與台灣四個據點進行,臺大醫院因為優異臨床研究團隊與良好研發環境脫穎而出。目前諾華正積極與臺大醫院轉譯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新藥治療亞太區域癌症的可行性,已有初步成果顯示有多項治癌新藥未來進入臨床試驗的可行性相當高。
 
 
「NTUH- Novartis Clinical R & D Center」成立後,未來將在台灣積極推動有關治療癌症新藥及治療其他疾病新藥的轉譯研究、早期臨床試驗及跨國性大型臨床試驗,及提供台灣臨床研究人員在Novartis接受新藥研發訓練之機會,協助台灣培育新藥研發的領導人才。
 
 
 
【備註】癌症標靶治療新方向
 
mTOR是癌症細胞存活、生長、複製及代謝等重要的訊息傳遞徑路(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mTOR訊號徑路的異常,如基因變異,是許多癌病發生及惡化很重要的分子機轉之一。mTOR抑制劑訊號徑路是癌症分子標靶治療新研發方向。
 
RAD001是Novartis研發之 mTOR-抑制劑抗癌新藥,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本院與Novartis合作進行RAD001的胃癌、淋巴癌等癌症相關轉譯研究,已有重要成果:
  • 胃癌:低劑量RAD001可加強化學治療藥物對胃癌細胞的治療效果。根據此項新發現,本院葉坤輝醫師已經開始進行「低劑量RAD001合併傳統Cisplatin及HDFL治療晚期胃癌病患之第二期臨床試驗」。
  • 淋巴癌:我們發現RAD001可加強化學治療藥物對惡性淋巴瘤細胞的治療療效。目前我們正在籌劃使用RAD001 combination therapy對傳統化學治療效果不佳的惡性淋巴瘤患者之臨床試驗計畫。
 
公共事務室 彭道華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