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line-hotnews
  氣喘防治重點
  讓人放心滿意的出院準備
 氣喘防治重點
  過敏性疾病屬多重基因遺傳慢性發炎疾病,炎症反應發生在鼻腔稱『過敏性鼻炎』,皮膚為『異位性皮膚炎』,眼結膜稱『過敏性結膜炎』,若發生在氣管即所謂『氣喘』。據台北市聯合醫院統計,2007年台北市國小一年級生約 20.34%有氣喘病,可見氣喘疾病已經嚴重影響國人的健康。同時氣喘在病況嚴重又未及時接受治療時可能造成死亡,因此氣喘防治非常重要。
 
 
很多人認為氣喘一定是呼氣發出『咻咻聲』的喘鳴聲或者『呼吸喘』才叫做『氣喘』。其實大多數的患者只有「久咳不癒」或「經常感冒」,這代表支氣管處在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氣喘最重要的觀念就是預防勝於治療,一定要遵循醫師指示持續使用控制保養抗發炎藥物,以免因控制不佳經常發作而造成呼吸道永久的傷害。
 
 
請依照下面幾個重點檢視您生活起居
 
一、飲食方面:
  1. 避免食用冰冷、油炸或辛辣刺激性食物
  2. 除了明顯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外,不要偏食
  3. 適當補充維他命C、E,益生菌及含ω-3的魚油(以上是保健食品,請自行斟酌使用)
 
二、衣著方面:
    在日夜溫差較大或氣溫較低時,注意身體保暖,外出帶著圍巾及口罩。
 
三、居家環境:
  1. 勿飼養狗、貓等寵物,若非養不可,一週洗二次澡且避免寵物進入屋內,尤其是睡覺的臥室。
  2. 蟑螂過敏原不但會使氣喘發作,也會使正常人肺功能加速退化,據美國研究蟑螂過敏原可殘留 6-8 個月,因此需保持環境清潔及使用誘餌式殺蟑藥(每隔 3個月更換一次)。
  3. 避免使用掃把,改用濕布或產生靜電的紙拖把或用配備高效能濾網(HEPA)的吸塵器。
  4. 禁菸,避免使用芳香劑或香水。
  5. 塵防治:
    台灣兒童有80-90%對塵過敏,塵必須由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因為以人體脫落的皮屑為食物,所以枕頭及床墊塵最多,平均每個床墊可含數百萬隻塵:
    • 寢具應每 2 週以 55゚C 以上的熱水浸泡 20分鐘(將熱水器的火轉到最大就可達到),之後再以一般程序清洗。(太陽的熱度達不到55゚C以上,不能殺死塵)
    • 以百葉窗或塑膠板代替厚重窗簾布。若必須使用窗簾布則須常清洗。
    • 避免使用地毯。
    • 以木製品、皮革製品或塑膠製品代替填充式家具,如:避免布沙發。
    • 控制溼度持續在50%-55%,如此可讓塵生長獲得抑制。
    • 家中冷氣、除濕機、吸塵器濾網定期清洗,每天使用時2星期洗一次。
    • 小孩使用的填充式玩具每隔 2 星期用 55゚C 熱水浸泡之後清洗。
    • 將衣服放在衣櫃,保持緊閉。
  6. 黴菌:任何材質及物體都可讓黴菌生長,所以潮濕季節應使用除濕機
 
四、旅行時
  1. 可攜帶自己的寢具。
  2. 將所有的氣喘藥物及配備隨身攜帶,勿忘記Ventolin(泛得林)或Berotec(備勞喘)等速效支氣管擴張劑。
  3. 出國時遇到急性發作如需就醫,請記得氣喘的英文名稱是「asthma」。
 
五、運動:
    運動是氣喘最常見的激發因子之一,尤其在乾冷的氣候中運動最容易引發。
  1. 運動前需作 15-30 分鐘熱身運動。
  2. 預防性藥物給予,在運動前 20-30 分鐘使用 Ventolin(泛得林)或 Berotec(備勞喘) 等速效支氣管擴張劑。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Oxis(優吸舒)或合併型藥物 Symbicort(吸必擴)則需在運動前 30-60 分鐘使用。
  3. 運動時應該使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切忌張嘴呼吸。
  4. 運動並不能治療氣喘,但是有利健康以及心肺功能的加強可增加氣喘耐受性。只要運動前先做好熱身運動就可以減少氣喘的發作。
 
六、用藥方面:
    藥物使用方式正確與否,也會大大影響治療效果,以下是用藥注意事項:
  1. 使用噴霧型藥物例如使肺泰(Seretide)前,應該將藥物上下搖晃 10 下混合均勻,並接延長管緩慢的深吸氣,之後停止呼吸 5-10 秒。
  2. 使用吸藥輔助艙(例如黃色小熊、藍色面罩),在吸藥時記得嘴巴張開,緩慢吸吐 6-10 下或 30 秒。
  3. 使用乾粉類的藥物則要用力深吸氣,之後閉氣 5-10 秒。
  4. 使用完含類固醇藥物後要漱口及喝溫水,避免嘴巴破或聲音沙啞等副作用。
  5. 若您無法確定您吸藥的方式正確與否,歡迎攜帶您的藥物到衛教室諮詢。
  6.  
    氣喘門診衛教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午 內科30診 內科30診 內科30診 內科30診 內科30診 兒科20診
    下午 內科
    第三檢查室
    內科30診 內科34診 內科
    第三檢查室
    內科20診  
 
七、其他
    其他疾病常會影響氣喘控制,如過敏性鼻炎或胃食道逆流均可能造成氣喘惡化,在治療上應該合併治療。
 
 
筆者想再次強調氣喘是一種慢性過敏性支氣管疾病,主要是因為遺傳的過敏體質加上後天環境中的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造成氣管發炎、腫脹、狹窄、痰液增加讓氣流阻塞引致呼吸不順暢。因為體質是以生俱來無法改變,所以想要妥善預防及治療,應該注意環境控制來避免過敏原或刺激物對氣管產生持續性的刺激及長期規則回診追蹤,才能使您的氣喘達到完全控制。
 
  氣喘疾病管理師 蕭淑雅
TOP
 讓人放心滿意的出院準備
 
 
為了照顧全民健康,健保制度開辦之始,即推動出院準備服務,出院準備服務的目的不在於讓病人趕快出院以便控制醫療費用,而是期望透過加強管理,提升照護品質與療效,協助病人與家屬學習自我照顧技巧,並在後續照護計畫安排妥當下而出院。
 
 
台大醫院執行出院準備服務的特色在於病房的護理長、主護護士或社工能直接針對病患後續照護需求提供指導、協助長期照護機構的聯絡與轉介,所以為了能妥善完成出院準備服務,當病人與家屬踏入病房開始,病房護理人員會初步評估出院準備服務之需求,適時的與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專責護理師聯繫照會;住院期間,醫療團隊也會隨時依照病人的情況進行評估與討論,協助病人及家屬在住院期間學會居家照顧所需要的知識和技巧,例如:換藥、量血壓、測血糖、治療飲食的製作、復健運動…等,以及準備好在家中所需要的醫療輔助器材,例如:血壓計、輪椅、便盆椅、手杖、四角拐、沐浴椅…等,在確認返家後有所準備的狀況下,順利出院。
 
 
 
出院準備服務專責護理師協助病房困難出院個案的溝通與協調 每年舉辦出院準備服務研討會,加強護理人員出院準備服務能力 病房護理人員直接指導病患家屬後續照護技能
 
 
 
 
當然,出院準備服務過程中,如果病人與家屬有長期後續照顧機構服務的需求,例如:護理之家、居家護理、日間照顧、安養中心…等服務需求,醫療團隊即會提供資訊,並鼓勵家屬們進行參訪與討論,以利及早決定後,協助於病人住院中即與機構或居家照護的連結,以便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轉介與照顧注意事項之交班,而因為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對病人的病情最為清楚,不但能增加轉介成功的機會,也因為醫院護理人員和長期照顧機構人員的直接溝通與互動,對病患轉出到機構或居家護理的照顧品質上,做到確實交接與延續的效果。
 
 
很多病人在出院後仍需要不等程度的醫療照護或生活輔助,不見得能返家後再等候社區資源的介入,透過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醫院與長期後續照護機構的支援與轉介,將能協助找出最適合病人的後續照護資源,提供最適切的連結與轉介。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也不僅於在住院過程中的服務,透過出院後的電話追蹤訪問,除了關心與問候外,也能適時提醒居家照護事項,協助處理返家後才發現的需求和問題,同時再度依需求協助後續照護資源的聯結。
 
 
護理人員透過追蹤電訪,直接聽到了來自病人的肯定與回饋,此乃出院準備服務最大的執行動力。為了確保病人獲得最佳品質的出院準備服務,醫院亦有定期與不定期的品質管理機制,同時醫院社工室的志工人員還會搭配病患出院後的關懷探訪需求,到病患家中或轉住之機構進行探視,歷年台大醫院病人對本院所提供的出院準備服務,有高達95%的人表示滿意。
 
 
 
出院準備服務專責護理師與病房醫護人員討論病患之出院準備服務 專責護理師與社工室志工人員的在職教育與意見交流 社工室志工人員協助探訪出院轉住機構之病患,回饋探訪情形
 
 
 
 
從歷年的出院準備服務資料發現,在社會變遷之下,家庭照顧人力有限,出院後轉住長期照護機構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即使回家,病人與家屬的居家照護能力也極待強化。所以未來台大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將會加強與分院合作,進行後續照護資源的整合,同時精進病房出院護理指導的質與量,將提供病人或家屬精美適用的出院準備服務手冊,統整病人住院期間的疾病自我照護閱讀單張、手冊以及相關檢驗、病歷摘要等文件,以增加病人和家屬居家照護能力,減少合併症發生,並使後續照顧者能順利的了解與承接病人的照護事項。
 
 
 
病房將提供最新後續照護資源宣傳品 建置護理指導資源共享資料庫
 
 
 
 
出院準備服務小組所努力與期待的出院準備服務,不僅僅是相關指標的改善,而且是服務品質的提升。未來,也將繼續秉持這樣的理念,在院際、科部間加強溝通與合作,同時以適切的成本與執行效益的考量下,提供病患最優質的服務。如此才能讓病人的出院更順利,也讓病人與家屬能真正的安心與放心。
 
  護理部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