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1
前期內容 最新消息 文藝走廊 發燒話題 醫療團隊 保健園地 臺大書展 醫師介紹 臺大花絮
 
line-project
  兒童醫療大樓興建的幕後推手 黃世傑教授專訪
  懂心,懂你… 臨床心理中心
 學識滿腹經綸、做事條理分明─雲林分院院長 黃世傑教授
  林凱信教授照片兒童醫療大樓興建的幕後推手
當記者踏進黃世傑教授的研究室時,映入眼簾的是井然有序的擺設,正如黃教授給大家的印象─學識滿腹經綸、做事條理分明;我們大家都知道,黃教授自民國93年擔任臺大雲林分院院長至今,對雲林地區醫療水準及服務品質的提昇與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大家或許不曉得的是,黃教授曾是促使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完成並開始醫療服務的幕後功臣之一。
 
身為小兒骨科權威的黃世傑教授,除了在醫療及教學與研究上成績斐然外,另教授在醫院管理上的卓越成效,亦早就被學界所肯定;黃教授早於民國86年便在行政院衛生署的力邀下,擔任署立台北醫院院長四年,借調期滿後,再被時任臺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教授所借重,於民國90年接下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的籌備處主任,並兼臺大醫院的醫療事務室主任。
 
 

預算案的通過─兒醫大樓
當黃教授接任兒醫籌備處主任時,即面臨40億的籌建經費尚未定案,建案無法執行的困境;在李源德前院長的的帶領下,積極爭取當時對兒童醫療相當關心的的行政院賴英照副院長及相關的部會首長的支持,再加上當時監察院亦對兒醫籌建案的延遲,表示高度關注下,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使得延宕多年的兒醫經費終於順利的通過,使得臺大醫院打造兒童新樂園─兒醫大樓不再只是夢想;政府經費定案之後,黃教授除了積極發包、動土興建外,亦開始籌募兒醫大樓不足的款項,如與台北之音、滾石國際合辦「打造兒童新樂園」的募款活動,邀請藝人周華健代言並舉辦慈善演唱會、以及安排超視「黃金傳奇」至本院小兒部門診錄製節目等等,但黃教授的苦心並未獲得社會廣大的迴響,對此,黃教授語帶激動並感慨的表示:募款所發揮的功效是微乎其微的,與一般宗教醫院及國外的兒童醫院相比,大相逕庭,實際的效用不大!由此可知,宗教體系的醫院,有廣大信徒的捐款支持,國外的兒童醫院有善心人士或大企業家的捐贈,但臺大醫院的兒童醫療大樓絕大多數的經費,是依賴政府的補助。

披荊斬棘,突破困境
現在位於中山南路八號的兒童醫療大樓,其主體結構工程於民國92年開工,至今共歷時五載才完成啟用,其間所經歷的波折,猶如上天給黃教授的試煉;黃教授表示:工程開工不久,即面臨了物價上漲、原物料(鋼料)缺乏及需求改變而變更設計等難題,再加上經費不足,面臨機電及裝修標案無人投標的窘狀,直至民國93年政府提高了預算,標案才順利的標出,但己經造成整體工程的延宕,非常可惜!黃教授補充說:民國93年8月,林芳郁教授擔任臺大醫院院長時,將兒醫大樓所扮演的角色做適當的調整,使相關的產科、內分泌生殖科等科,亦進駐兒醫大樓,空間需求因此改變,致使先前的規劃,必需重新調整與修改。

回首往事,感慨萬千
當記者請黃教授回憶擔任兒醫籌備處主任三年期間(民國90年11月1日至民國93年11月24日),是否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時?黃教授特別感慨地表示,雖然他擔任籌備處主任是從民國90年開始,但在之前的規劃,就有所接觸,最初小兒部呂鴻基教授透過小兒科醫學會提出興建國立兒童醫院的構想之際,最後演變成為臺大兒童醫療大樓,院內同仁看法分歧,黃教授形容這對部份同仁而言,兒醫大樓就如同這個小孩並非自己要生一樣的困擾,黃教授為此,在凝聚共識及尋求支持的歷程中,一路走來真是倍感艱辛。

對於未來,寄予期望與祝福
即便現在已非兒醫籌備處主任的黃世傑教授,對於兒醫大樓的關懷依舊不減,黃教授表示:兒童醫療大樓的位置靠近市中心,交通便利,除非自我設限,否則營運上不成問題;另黃教授對於診間等候區的規劃也提出建議,他認為沙發椅的設置固然相當舒適美觀,但因體積較大,可以擺放的數量相對減少,不能滿足病友的實際需求,診間等候區應多設座椅才符合實際需要;對於兒醫大樓無法依照最初的計畫成為以兒科為主的大樓,黃教授難掩心中的遺憾,他表示因為時空轉移,政策的考量等因素,所以兒醫大樓的功能定位須做改變。在未來,若能以兒童醫療福祉為主要考量,當然希望能有一個專門的兒童醫院,才能往更高水準的兒童醫療服務、教學及研究邁進!

 
  健康電子報記者 蔡薰逸
TOP
 懂心,懂你… 臨床心理中心
 
『我只是想找一個瞭解我的人,有這麼難嗎?』楊先生強顏歡笑地說著。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這樣的感觸?覺得自己有很多話說不出口,就算說了也可能只是被說『你想太多了!』甚至是招致批評,更遑論為自己的心情找到出口或是獲得解決。

生活在現代,不論是哪個年齡層,都有許多必須處理的課題與接踵而來的外在要求需要我們去面對,很多時候可能都會有咬著牙硬撐著的感覺。學齡青少年們必須面對著比以往競爭更激烈的求學環境,成人們則必須更如多頭馬車般處理職場與家庭間的事務,以及生命各個階段的議題。倘若,我們可以不是被生活驅使著走該有多好?

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的成立,正是為了符合現代人需要心靈調適的需求,提供成人與兒童青少年,提供針對不同族群需求的相關心理服務。來看看我們提供的多元化服務吧!

服務項目
成人(17 歲以上)
心理健康普通門診 透過專業諮詢瞭解個人內在心理情緒狀態與目前生活壓力所造成的影響,並安排後續心理治療,以幫助個體適應生活、增進心理安適。
專業心理衡鑑 藉由專業心理衡鑑工具來瞭解心理與情緒狀態與腦部相關疾病,針對衡鑑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職場心理健康服務 提供職場適應評估與相關心理諮詢,以提升個人面對職業生涯相關問題之因應與情緒調適。
睡眠團體心理治療 針對有睡眠困擾之民眾提供睡眠衛教、助眠行為技巧與壓力管理方式,以有效解決睡眠問題。

兒童及青少年17(歲以下)
心理健康普通門診
好發於這個年齡層的學習、行為、情緒障礙,腦傷患者、腦性麻痺、動作協調障礙、語言發展遲緩、智力障礙、自閉症、讀寫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身心壓力和身體障礙的心理衡鑑與治療,並提供親職教育。
專業心理衡鑑

本中心所有服務項目均為自費
心理健康普通門診初診為 20 分鐘 550 元,複診為 40 分鐘 1400 元。
另有心理衡鑑與團體心理治療之收費項目,有任何問題均歡迎至本中心洽詢!

如何找到我們?
電話:(02)2312-3456轉分機 66051  網址:http://www.ntuh.gov.tw/CPC/

 
 
 
 

無師自通的心理『自療』
沒時間找臨床心理師嗎?沒關係,這裡提供一些可以生活中就可以使用的小秘訣,讓我們也可以從生活習慣的建立中就可以增加個人面對低潮的抗體喔!

秘訣一:建立生活七大好習慣
您可能不知道,快樂其實可以從小地方獲得,而且這樣的說法是有大腦神經科學的依據喔!優質生活習慣的培養,讓我們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中活化腦部,進而增加腦部調節情緒的功能。 以下就會介紹這七種生活好習慣:
  吃得好
怎樣叫做吃得好?除了一般我們說五大營養素均衡外,會建議要能在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來增加腦部建立神經元的營養成分。
  睡得好
成人每日應有 7 到 9 小時的睡眠長度,午睡亦避免過長而妨礙了晚上的睡眠品質。此外,在睡前練習放鬆並回想一些正向、快樂的事情,腦部便會在夜眠時段將這些事件儲存成個人正向的記憶。
  動得好
運動過程會促使腦部分泌『腦內啡』,可說是腦部的嗎啡。會讓我們感受到比較愉悅的心情。
  良好興趣
豐富的生活型態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多元活化,增加大腦思考的彈性與廣度,如此一來就能夠避免陷入鑽牛角尖的情形。
  好好努力
所謂好好努力主要是讓自己有一項工作可以成為生活的重心。不管是上班族或是管理家庭,當我們能盡心盡力把份內工作完成時,所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是我們自信與自尊很重要的來源。
  好關係
人不能離群索居,親密關係給我們歸屬感,好的人際關係給我們心理上的支持,並且也能夠提供給我們面對事情不同的思考方式。
  我自己很好
肯定自己的優點也瞭解自己的缺點,如此才能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方向並有足夠的信心探索生活。每天都要能夠回顧一下今天自己哪裡真的很不錯,給自己一個鼓勵!

秘訣二:每天腦力激盪找出事情的不同看法
半杯水,有些人看到是『還有半杯』,但卻也有人看到『少了半杯了』,面對事情的不同想法是影響情緒的主因,倘若我們可以從每天的生活開始練習多方面思考,或是和朋友討論,讓我們習慣用不只一個角度看待外在,就幫助我們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待生活給我們的歷練!

 
  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 曾心怡
TOP
 
 
版權所有©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