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完成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地中海貧血、HLA」成功懷孕 |
|
臺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團隊在主任楊友仕醫師領導下,努力研究完成了亞洲第一例藉由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正確選擇出非地中海貧血又具同型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的胚胎,經植入後成功懷孕。於97年1月底產下一正常女嬰3000公克,生產過程中收集了臍帶血及臍帶,預備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本研究於今年二月榮獲國際生殖醫學著名績優雜誌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接受。 |
|
有對夫婦育有一名重度乙型地中海貧血男孩,需長期的輸血及使用排鐵藥物治療。但是這類患者體內仍然容易堆積鐵質,特別是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會影響到生命安全。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接受骨髓或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這對夫婦?由多方的尋找,仍然無法找到HLA同型的骨髓捐獻者或臍帶血。 |
|
這對夫婦希望再育有一健康的小孩,可是又害怕再懷上異常的小孩,因此考慮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以協助懷有正常胎兒,並且希望生下來之小孩能夠保留其臍帶血做幹細胞移植,以治療其患有重度地中海型貧血之哥哥。 |
|
這對夫婦先至蘇怡寧醫師門診諮詢,了解乙型地中海貧血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夫妻均為帶因者,懷孕後有四分之一的機會胎兒會罹患重症、二分之一會是帶因、四分之一則是基因正常。帶因及基因正常者並不會發病,因此有四分之三的胚胎是不會有乙型地中海貧血的問題。 |
|
至於要做臍帶血捐獻,必須HLA同型才不會有排斥現象。兄弟姊妹之間HLA同型的機會為四分之一,因此只有四分之一的胚胎合乎此條件。所以要懷有健康的小孩,而且要和已罹病的哥哥HLA同型,只有十六分之三的胚胎合乎條件。因此想要達到成功的目的,要比一般單純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疾病要困難的多。除此之外,目前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之準確性為90%,因此一旦懷孕後仍必須做絨毛膜取樣或羊膜穿刺做最後之確定診斷。 |
|
經由陳思原醫師詳細對這對夫婦解釋試管嬰兒及胚胎切片的療程,包括注射排卵藥物、抽血、超音波檢查、取卵,雷射協助胚胎切片取出單一胚葉細胞以供基因檢查、胚胎植入子宮等等。並且為增加診斷的準確性,避免受到周圍其他DNA的干擾,會採取單一精子顯微注射協助受精。他們充分了解試管嬰兒的過程、成功率、及可能的風險後,決定採取此方法,希望獲得正常的小孩,並且能保留臍帶血幫助罹病的孩子。 |
|
在單一細胞多項基因檢測方面,臺大醫院創新發展全基因放大(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的方法。先將單一胚葉細胞之所有基因片段,全部放大成為基因庫,然後取出6份DNA檢體,個別檢測突變基因及HLA基因,準確性可達90%以上。它的好處是檢測多個基因時,彼此不會干擾、可以重複檢測、可廣泛應用到其他單一基因疾病並且合併HLA檢測,例如鐮刀型貧血,其他免疫代謝疾病等。傳統的方法是將多個基因放在同一個試管內檢測,可能會互相干擾結果,並且無法重複檢測。臺大醫院採用全基因放大,做胚胎著床前基因及HLA診斷為世界首創成功,受到國際的矚目。 |
|
|
|
在進行治療前,先用夫婦的50個單一淋巴球做基因檢測。她們總共接受3個取卵週期的治療,第一個週期,檢測2個胚胎,其中一個胚胎是HLA同型,並且基因正常,另一個胚胎是HLA不同型,且基因不正常,所以植入一個正常胚胎,可惜並沒有懷孕。第二個週期,檢測6個胚胎,其中有兩個是HLA同型而基因是帶因,另外有三個胚胎為HLA不同型,一個未檢測出來。因為HLA同型的胚胎並沒有繼續發育成長,所以這個週期沒有植入。 |
|
第三個週期,檢測八個胚胎,其中三個是HLA同型且為帶因,五個是HLA不同型,植入三個HLA同型胚胎,達成正常的單胞胎懷孕。孕婦懷孕過程相當順利,在懷孕11週時接受絨毛膜取樣檢查,證明其HLA和罹病小孩是同型的,且為帶因者,不會發病,和單一細胞基因診斷結果一致。 |
|
目前胚胎切片著床前診斷,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於篩檢遺傳疾病,包括染色體位移造成的習慣性流產,唐氏症等多項染色體篩檢;和基因疾病例如血友病、肌肉萎縮、小腦異常等,目前臺大醫院執行16例,懷孕率約為50%。 |